正文 第14章 穴位按摩的輔助用具(9)(1 / 3)

多用於治療尿道炎、膀胱炎、糖尿病等疾病。

氣衝

取穴方法

在腹股溝稍上方,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

穴位功效、適應證

潤守筋、理下元。屬足陽明胃經,可治療腹痛、陰腫、疝氣、月經不調、不孕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兩手手指指腹端按壓此穴,並做由內向外運動。每日2次,每次3分鍾左右。

疾病治療

多用於治療尿道炎、膀胱炎、遺精、不孕、卵巢炎、子宮內膜炎等疾病。

天溪

取穴方法

在胸外側部,第四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或乳中穴外側2寸。

穴位功效、適應證

寬胸、通乳。屬足太陰脾經,可治療胸脅疼痛、咳嗽、乳癰、乳汁少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兩手手指指腹端按壓此穴,並做環狀運動。每日2次,每次3分鍾左右。

疾病治療

多用於治療乳腺炎、乳汁少等疾病。

大包

取穴方法

在側胸部,腋正中線上,第六肋間隙處。

穴位功效、適應證

寬腸利肋。屬足太陰脾經,可治療咳喘、胸脅脹痛、全身疼痛、四肢無力等疾病。也具有調節經絡、鎮靜止痛、改善疲勞的功效。

按摩保健

用兩手手指指腹端按壓此穴,並做由內向外運動。每日2次每次3分鍾左右。或者可以將兩手中指分別放在對側的腋窩下6寸處按摩。每日2次,每次3分鍾左右。

疾病治療

多用於治療氣喘、咳嗽、消化不良等疾病。

腹結

取穴方法

在下腹部,臍下1.5寸,距前正中線4寸。

穴位功效、適應證

行氣血、調腸腑。屬足太陰脾經,可治療腹痛、便秘、泄瀉、疝氣等疾病。也具有溫脾止痛的功效。

按摩保健

用兩手手指指腹端按壓此穴,並做環狀運動。每日2次,每次3分鍾左右。

疾病治療

多用於治療胃痛、腹脹、腹瀉等疾病。

衝門

取穴方法

在腹股溝外側,髂外動脈搏動處的外側。

穴位功效、適應證

調理下焦。屬足太陰脾經,可治療腹痛、崩漏、帶下、疝氣、小便不利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兩手手指指腹端按壓此穴,並做由內向外運動。每日可多做幾次,每次30秒左右。

疾病治療

多用於治療心悸、氣喘、幼兒抽筋等疾病。對治療婦女疾病尤其有效。

俞府

取穴方法

在胸部,鎖骨下緣,身體前正中線旁開2寸。

穴位功效、適應證

止咳、平喘、鎮痛。屬足少陰腎經,可治療咳嗽、氣喘、胸痛、嘔吐、食欲不振、心髒病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兩手手指指腹端垂直按壓此穴,每日2次,每次3分鍾。

疾病治療

多用於治療氣管炎、胸膜炎、肋間神經痛等疾病。

彧中

取穴方法

在胸部,第一肋間隙,身體前正中線旁開2寸。

穴位功效、適應證

止咳、平喘、祛痰。屬足少陰腎經,可治療咳嗽、氣喘、胸脅脹滿、食欲不振、心髒病、嘔吐等疾病。尤其當患者感覺氣喘快要發作時,馬上按壓此穴,可製止病情的發作。

按摩保健

用兩手手指指腹端按壓此穴,並做環狀運動。每日2次,每次3分鍾。

疾病治療

多用於治療支氣管炎、胸膜炎、肋間神經痛等疾病。

神封

取穴方法

在胸部,雙乳頭連線上,身體前正中線旁開2寸。

穴位功效、適應證

開胸、利氣、通乳。屬足少陰腎經,可治療咳嗽、氣喘、胸脅脹滿、嘔吐、乳癰等疾病。也具有豐胸的效果,而且是治療心髒病的主要穴位之一。

按摩保健

用兩手手指指腹端垂直按壓此穴,並做環狀運動。每日2次,每次3分鍾。

疾病治療

多用於治療乳腺炎等疾病。

肓俞

取穴方法

在腹部,肚臍左右兩側各0.5寸。

穴位功效、適應證

溫中、理氣。屬足少陰腎經,可治療腹痛、腹脹、嘔吐、泄瀉、便秘、月經不調、疝氣、腰脊痛等疾病。若因腹瀉導致身體無力時,按壓此穴可恢複體力。

按摩保健

用兩手手指指腹端垂直按壓此穴,最好是患者吸氣腹部下陷時按摩。每日2次,每次3分鍾。

疾病治療

多用於治療胃痙攣、腸炎、腸麻痹、膀胱炎等疾病。

通穀

取穴方法

在上腹部,臍中上5寸,身體前正中線旁開0.5寸。

穴位功效、適應證

健脾胃。屬足少陰腎經,可治療腹痛、腹脹、嘔吐、心痛、心悸、咳嗽、氣喘等疾病。

按摩保健

用兩手手指指腹端按壓此穴,並做環狀運動。每日2次,每次2分鍾。

疾病治療

多用於治療胃炎、哮喘、肺氣腫、肋間神經痛等疾病。

大赫

取穴方法

在臍中下4寸,身體前正中線旁開0.5寸。

穴位功效、適應證

調氣補腎。屬足少陰腎經,可治療遺精、陽痿、陰挺、帶下、性冷淡等疾病。

按摩保健

Tip:收藏+分享家庭按摩大全,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