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供應鏈合作關係的信任機製的建立
經管視線
作者:王麗傑 王雪平 潘子胥
摘要:中小企業積極參與供應鏈合作,建立同其他企業的合作關係,成為其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發展策略。信任是合作關係的基礎,加強企業間的合作,培養企業間的信用是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所以中小企業供應鏈要想長足的發展,應該從建立信任機製著手,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合作關係。本文在分析信任理論的基礎上,深入地研究了信任在供應鏈合作關係中的作用,提出了中小企業供應鏈合作關係的信任機製。
關鍵詞:中小企業;供應鏈合作關係;信任機製
中圖分類號:F27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3-00-01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供應鏈不夠完善,合作夥伴間信任程度也不高。因此,中小企業供應鏈要想有更好發展前景,就要不斷完善其合作關係,在合作夥伴間建立信任機製,提高合作夥伴間信任度,確保整個供應鏈形成多贏的協同效應。
一、信任概述
(一)信任的含義
信任(Trust)對於交易雙方來說,意味著兩個方麵的內容:一是信任的實質——誠實、 可靠、開放、公平合作以及遵守已達成的合同或協議條款;二是信任建立的過程,即合作雙方的行為是至關重要的,這就是說信任就是做承諾要做的事。具體說來,信任包含:(1)堅持較高的行為標準,如誠實、開放、公平、守信、說話算數;(2)交易方過去的實際合作經驗與表現;(3)堅持合同的各項條款;(4)積極向上的合作態度,如信息共享、聯合開發產品;(5)超越合同的理解等。
(二)信任在中小企業供應鏈合作關係中的重要作用
(1)信任可以縮減交易成本。在供應鏈合作關係中,合作夥伴間由於信息不對稱、合同不完備等諸多因素,可能存在逆向選擇、敗德行為等問題的出現。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就要對合作關係進行有效的激勵和監督。隨著企業間合作關係的持續發展,僅有激勵和監督是不夠的,還需要培養合作夥伴間的相互信任來減少合作中的激勵與監督成本。
(2)信任可以增進供應鏈合作夥伴間的合作。除了成本因素之外,監督機製既損害了企業間的相互信任,同時也損害了企業間的合作關係。增強信任的培養將促進供應鏈企業間的合作,加強在不可預知的事件發生時雙方的責任感。因此,對於企業來說注重供應鏈合作夥伴之間信任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3)信任會提高整個供應鏈快速響應的能力。首先,對供應鏈成員企業來說,信任意味著雙方遵守合同,即按時交貨、按時付款、保持持續的高質量、嚴格遵守合同條款。其次,信任具有超越合同之上的靈活性,即合作企業間可以交換商業信息、承諾非正式的理解、準備在任何時候就合同條款進行新的談判等等。最後,信任還同時具有超越合同之外的靈活性,即合作企業間可以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有所出入、在特殊狀況下提供幫助、願意忽略偶然的缺陷。總之,彼此信任提高了供應鏈快速響應的能力。
(4)信任可以使企業間長久保持合作夥伴關係。如果供應鏈企業間認為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可以相互信任的,意味著它們對彼此的合作是滿意的,那麼它們都沒必要重新選擇合作夥伴,這樣就減少了由此產生的成本,企業間可以長久保持合作關係,這對整個供應鏈的運作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