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家,要找出不懂“山炮拳”的人容易,要找個不會“伏虎拳”的人很難。
諸多基礎武技中,“伏虎拳”乃入門者必須學習的拳術。這套拳包含了最簡單、最基本的武術動作,長期習練能使人穩紮穩打地強身健體,提高身手的反應能力。
武館晨操或較場合練,經常用到這套拳術,說是陪伴著方族子弟的成長並不為過。
這樣的一套拳術,大家自小耍到大的,試問有哪個不熟悉?熟悉歸熟悉,似方曉那般公開拿來對敵的,還從來沒有人試過。
參加族內大比的子弟們,對這套拳人人稱得上行家裏手,平時自家私底下練練好,大夥兒湊個熱鬧一塊練好,不會多在意,而彼此之間想比上一比看誰練得更好,相信各人的眼光免不了帶上幾分挑剔,很難衷心信服別人將這套拳打得多出色、多完美。
換了其它場合,看見方曉打出來,恐怕大家的心情同樣如此。但是這個場合太特別了,方曉的用法也太特別了。
“伏虎拳”以“伏虎”為名,自是取降伏猛虎的手段為意旨。
猛虎天生力大無窮,人力受製於體格、資質,生來不及猛虎,要戰勝猛虎,鬥服猛虎,又談何容易?所以“伏虎拳”名雖氣派,其實並非一味剛猛,乃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剛柔兼濟。剛的一麵,發揮出人體的潛在力量,以我之至強克敵製勝;柔的一麵,發揮出人身的機敏靈活,以巧破拙爭得生機。
方曉使出的“伏虎拳”時剛時柔,剛如餓虎下山,柔如驚猿攀枝,剛柔二字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令大家目不轉睛的卻非在於此,方曉那標準得無可挑剔的招式,竟是跟高階戰技“山炮拳”的對抗中,如清晰的眉目有條不紊地完成,這才是教人深感不可思議的地方。
“山炮拳”之所以為高階戰技,“伏虎拳”之所以算入門武技,不是胡亂劃分的。
武者的世界,武術的鑽研早已登峰造極,決無憑空而來的叫法,無緣無故的區分。
煉體期的修行過程,實際上是對人身有係統地進行開發,由表及裏地激活自身,直至最大程度掌控身體,按照自己的意誌來維護機能和培育生機。武術也由最初的鍛煉身體、自衛殺敵,與之相適應地持續深化,結合不同的修為境界,發展出功效各有側重的功法。
“山炮拳”便是適合寶髒境修煉的一套拳術,以金為防,以木為守,以水為勢,以火為力,以土為基,五髒六腑的內煉麵麵俱到,配以獨特的行功法訣、招式手段,是一門內外兼修的絕技。
反觀“伏虎拳”,純粹是肢體動作加上些發力技巧而已,初學者用用倒還不錯,練到了較高深的修為境界,不論對身體的好處,抑或對敵的威力,明顯存在諸多不足,哪裏比得上“山炮拳”?
別說“山炮拳”了,隻要修習了更高階的武技,對戰時一般無人願意再用“伏虎拳”,省得催發不出自身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