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抽油機井采油設備工作動態模型研究
科技專論
作者:陳建民 劉建輝 王建龍 張凱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社會對石油的需求量不斷加大。抽油機井工作環境特殊,影響油井生產效率的因素眾多,比如抽油泵柱塞運動規律、懸點運動規律等。本文從抽油機井采油設備工作動態角度出發,先分析了其工作環境,然後重點從三個方麵分析了抽油機井采油設備工作動態模型,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關的改進措施,旨在為後期的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抽油機井;模型;采油設備
石油是我國工業生產的重要能源,在加快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麵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於抽油機井采油設備工作環境比較特殊,且受多方麵因素的影響。為此,很對人對此提出了研究,建立抽油機井采油設備工作動態模型,旨在提高抽油機井的生產效率。
一、建立抽油機井采油設備工作動態模型的重要意義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石油在社會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其應用領域涉及多個方麵。在抽油機井采油過程中,由於其環境特殊,開采難度大,建立抽油機井采油設備工作動態模型具有重要的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麵。
(一)提高抽油機井生產效率的需要
在抽油機井的采油過程中,受技術、經濟等多方麵的影響,抽油機井采油設備在工作的過程中,多方麵的問題沒有得到良好解決,泵閥球運動規律、流體進泵阻力等。因此,必須要加強抽油機井采油設備工作狀況方麵的研究,建立一係列的模型,從而不斷提高抽油機井生產效率。
(二)實現節能降耗目標的需要
隨著節能降耗觀念的不斷發展,節能降耗觀念深入人心。采油設備能源耗費大,更應做好節能降耗工作。因此,人們需要加強抽油機井采油設備工作狀況的研究,從節能降耗角度出發,建立抽油機井采油設備工作動態模型,實現節能降耗目標,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關於抽油機井采油設備工作動態模型
(一)抽油機井采油設備工作動態模型研究現狀
在抽油機井工作過程中,影響油井生產效率的因素比較多,本文主要從泵閥球運動規律、抽油泵柱塞運動規律和井筒流體進出泵阻力這三個角度出發,分析目前模型研究現狀。
1、泵閥球運動規律模型
就目前情況來看,關於抽油泵閥球運動規律方麵的研究還不夠完善。在研究的過程中,雖然采用了力學與數學模型,但是都比較簡單,實際應用價值不高。比如魯延豐和葛占玉在《抽油泵泵閥運動規律研究》[1]中,將油泵泵閥的魏氏效應考慮其中,並建立了相關的數學模型,但這個模型沒有考慮液體可壓縮性對連續流的作用,而且也沒有將閥球動態特性考慮在內,缺乏實際價值。此外,國外對此也做出了相關研究,比如阿道爾夫[2]在1968年,建立一個二階非線性常微分方程,這個模型有效彌補了魯延豐和葛占玉所建立模型的不足,但是在描述泵閥球在開啟和關閉這兩個過程中的運動規律方麵,還存在一些缺陷。孟英峰等人在《往複泵泵閥運動規律》[3]一文中,建立了常微分方程,但仍然存在不足,即在升程中存在奇點問題。隨後,為了研究出泵閥球運動規律,趙勝[4]等人,在阿道爾夫研究的基礎上,對其模型進行簡化,假設閥球的直徑遠遠大於其升程,並且沒有考慮閥盤運動的慣性力,最終得到關於閥球運動規律的解析計算公式。董世明[5]在這方麵的研究中,借鑒前人的經驗,建立了泵運動規律數學模型,仿真度較高。但是,在這個模型中,沒有考慮到閥球的公轉和自轉。因此,它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誤差。
2、抽油泵柱塞運動規律模型
抽油泵柱塞運動規律對於抽油機井采油效率具有重要的影響。葛占玉[6]等人在《井下抽油泵柱塞與泵筒運動規》一文中,充分利用三元振動模型,其中考慮了三個方麵的振動,即油管柱、抽油杆柱以及井筒油柱,最終建立了數學模型,為後期研究抽油泵故障原因、井下工作機理這兩個方麵提供重要的參考。但是,這個模型沒有考慮到流體通過泵閥處的水力損失,而且將此方法用於分析非均質的井筒液體時,會產生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