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廣告文化公司成立於2014年,迄今為止三年獲得了國內最佳廣告新作獎,其以穩步上升的趨勢不斷在深圳市傳媒業界打出名響,今年更是取得了多個項目投資且與各地傳媒公司合作。
最驚人的成績是在2016年,以新穎的拍攝手法,創新的思維,拍攝了一部關愛老年人的公益廣告,《留下與離開》在廣東深的人心,也正是於此,這一次的公益廣告投資商中國汽車保險公司才相中了深廣文公司,選其作為深圳市的第一拍攝公司。
資料上整合的非常詳細,關於深圳廣告文化公司曆年來大大小小拍攝的廣告作品以及取得的成就,徐方簡單的看了一下,發現了一個問題,就算這個公司的前景看似非常不錯,但是也逃脫不了被當下娛樂圈名利風氣支配的命運。
廣文的成績可以說是廣告新秀的翹楚,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其每年多部電影作品裏麵,能做到膾炙人口的作品卻寥寥無幾,從資料上來看,徐方畫出的優秀作品不出十部,而幾年來廣文接手的廣告多達54部,比例差距想當大。
那些徐方看不上的作品大多都是商業廣告,以奶粉,電子產品,汽車為主,還參雜著一些小眾化的私人企業廣告,這些都與普通的電視廣告一樣,完全就是按部就班的宣傳,吸引觀眾的程度非常之地,而且都是短片,時間在15~30秒為主。
而這些作品的絕大部分製作人,就是林昭宇。
看完了深廣文的資料之後,徐方大致上有了一個片麵的了解,同時也發現了這一次的合作人,林昭宇是一個什麼樣的貨色,他最拿手的作品統統都是商業片,這一次也不知道為何深廣文會選擇他來當公益片的執行導演。
原本按照林昭宇的想法,是想著與華文合作分別拍攝兩部互相聯係的廣告片,分為上下部,雖然取景地點跟相關演員各不相同之外,內容是要互相契合的,但是徐方覺得,他與林昭宇的意見不同,他覺得,華文的能力完全不需要跟深廣文的配合,就自行導出優秀的作品,而且,他也有一定的把握,把這部短片給拍出不一樣的花火來。
所以,如果林昭宇願意配合自己的話,那麼徐方倒是願意與他進行上下部的合作,這沒什麼問題,但是,如果林昭宇執意要采取自我創意的話,那麼徐方隻能跟他們分道揚鑣了。
“徐老弟,你這麼說,我倒是覺得還行,但是,你想想看,人家大老遠的跑到北京來,不就是要說服我們跟他們合作嗎?你怎麼一整,怕是有些不妥當吧?”楊偉聽了徐方的想法之後是不反對,隻是基於行內的規矩,人情的交際,他們是應該盡量尊從人家。
徐方沒有馬上回答楊偉的話,這個問題他也想過,但是,他這個人比較獨立,也可以說是橫行,他好好的琢磨了一下,然後反問了一下楊偉,畢竟他是這行的前輩,徐方也不敢在他麵前誇大。
“偉哥,我問你,這部短片你覺得可以給公司帶來多大的收益?”
楊偉沉默的算了一下,然後準確的說:“最多不超過五百萬。”
得到數字之後,徐方點點頭,然後分析了一下:“你說對了,這個短片給我公司帶來的利潤其實不多,所以瞿總也並不是很重視,所以才讓我來接手,你覺得呢?”
這也確實,就算是瞿馨怡對徐方再怎麼好,也不能隨便的搞砸自己辛苦多年建立起來的華文吧?就比如與紅石合作的大項目,徐方隻是作為中間代表人,但是他完全沒有任何權利做其中的決定,隻是負責兩邊的協助商議,真正拍案的人,還是華文的高層。
而瞿馨怡輕易的把這個項目讓徐方接手,目的很簡單,第一,她不夠重傷,第二,想讓徐方練手,不管是什麼原因,瞿馨怡都很清楚,無論這個項目怎麼翻騰,對公司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徐方才傲嬌起來了,愛談談,不談就分道揚鑣,誰也別浪費誰的時間。
“偉哥,既然錢不多,領導不重視,我們是不是隨意敷衍一下就行了?”徐方給楊偉下了個套,問。
楊偉差點上當,剛準備點頭,忽然想到徐方跟瞿馨怡的關係,立馬把頭搖的跟吃了什麼玩意似得:“那怎麼行,敷衍這種事情可不是我們華文的慣風,就算是再小的項目,我們也要謹遵瞿總的教誨,認真。”
“嘿嘿,偉哥還是老油條哈。”徐方調侃了一下,繼續說:“嗯,偉哥你再聽聽我這個想法,既然隻是小項目,投資又不大,那麼我們怎麼才能為公司帶來更大效益?錢是指不定的了,那麼我們隻能從名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