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醫說三國,將中醫養生進行到底(3)(2 / 2)

3.雙手掃耳

用雙手由後向前掃耳朵,這時會聽到“嚓嚓”的聲音。每次20~30下,每天數次。

4.搓彈雙耳法

雙手輕捏兩耳垂,再搓摩至發紅發熱。然後揪住耳往下拉,再放手讓耳垂彈回。每天2~3次,每次20下為宜。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要注意耳部的清潔,尤其是女性朋友。很多人隻重“麵子”,而忽視了耳朵,洗臉時也沒有“洗耳”的習慣。其實不單要洗耳朵外部,耳內也要擦淨,否則髒髒的耳垢會使形象打折扣。

張飛“鼾聲如雷”後的致命因

張飛,字益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早年與關羽隨劉備起兵,桃園結義,親如兄弟。一生追隨劉備,曆任別部司馬、中郎將、宜都太守、征虜將軍、封新亭侯。公元219年劉備稱漢中王後,拜張飛為右將軍。劉備稱帝後,改任車騎將軍,兼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同年,劉備率軍東征吳國,張飛在轄地閬中準備出兵與主力會師前夕,被麾下將領張達﹑範疆謀殺,諡桓侯。

張飛雖然是被手下殺死的,但是也有其自身原因,這就是酗酒與“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首先,我們看看張飛的外貌,《三國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所謂“豹頭”,就是頭大,“環眼”就是眼睛大、眼球略微外突,“燕頷”就是頸短,小下頜。這不正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S)病人的典型特征嗎?

我們再看看張飛睡覺時的狀況,書中說“張飛須豎目張,鼻息如雷”,可見,張飛睜著眼睡覺,鼾聲響亮,像打雷一樣。根據張飛鼾聲的響度、外貌,及他死時的年齡(55歲),可以推測,張飛可能患有嚴重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另外,加重他病情的還有一個罪魁禍首,那就是酒。因為酒精對呼吸中樞有抑製作用,另外使氣道肌肉鬆弛,外周血管擴張,從而使氣道阻力增加,呼吸暫停的次數更頻,暫停時間更長,低氧狀態更嚴重,對心肺功能的損害也加劇。此時的鼾聲也往往更響、更沉悶,這就是人們常形容的“鼾聲如雷”。在《三國演義》中,張飛每次出場,都與酒有關。如張飛以“賣酒屠豬”為業,醉打督郵等,可見張飛嗜酒成性,醉酒如家常便飯。

張飛原本睡覺愛打呼嚕,睡眠質量就不好,加上在死前的一段時間裏思念二哥雲長心悲。事發當天,更是借酒澆愁縱酒無度,大醉於帳中,正是張飛的“鼾聲如雷”,致使範疆、張達“方敢近前”,令“百萬軍中取人首級易如反掌”的一代猛將死於小人之手。

那麼,“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是什麼呢?這是指某些睡覺打鼾者(約占1/4的人),可發生睡眠時呼吸暫停,表現為在鼾聲後突然發生憋氣而寂靜聽不到聲音。倘若這一間隙維持在10秒鍾以上,醫生們則稱之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假使在一夜長達7小時的睡眠中,這種呼吸暫停的次數超過30次,或者在每小時的睡眠中,這呼吸暫停的次數超過5次,則在醫學上稱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