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葉天士大師的晚年養生智慧(2)(2 / 2)

事例中老人的死,與其說是心髒病突發,不如說是因為他爭強好勝,不服老造成的。人老了,人體的各項功能大不如前,這時候一定要順應身體的趨勢,堅持和緩的運動方式,心淡如水,做事情也不要太急。

老年人一定保持老年人的習慣,就像前麵我們說的,老年人最好吃兩頓飯,早上九點多鍾,下午三點多鍾,這樣,老年人的心髒病發病率就會降低,反之老年人像年輕的時候那樣吃,早上對付著吃點,中午胡亂打發,晚上吃頓好的,心髒代謝性疾病發病幾率就會很高。

另外,在飲食上老年人應吃得軟一點、少一點、溫一點,在吃的過程中細嚼慢咽,因為老年人的消化能力弱了,食物在口腔裏經過充分咀嚼以後,唾液是最好的消化酶。老年人不能狼吞虎咽。

動起來,慢下來

大多數老年人都閑不住。但也有不少老年人,退休以後甘於無所事事,意在坐享清福。再加上孝順子女的一句“媽,您別動,這點活我來我來,您好好歇著就行”,就更不“動手動腳”了。

殊不知,坐享清福未必就是福,因為坐享清福容易衰老。葉天士說老年人要參加適量的保健運動,隻有動起來才有利於健康。

首先,鈣是骨骼係統的重要營養元素,人體內99%以上的鈣存在於骨骼。人體骨骼裏鈣的含量,隨骨骼本身所受力的狀況發生改變。經常受力的骨骼中,鈣的含量就相應高;缺乏受力的骨骼中,鈣的含量就相對較少。運動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利用和在骨骼內沉積,對骨質疏鬆症有積極防治作用。

再有,老年人經常進行戶外運動,還可接受充足的陽光,使體內維生素D濃度增高,並能改善胃腸功能及鈣磷代謝。這就更促進了體內鈣的吸收。適當運動又可使人的食欲增強、促進胃腸蠕動和增進消化功能,從而提高對鈣等營養物質的吸收率,並促進骨骼的鈣化。另外,運動能增加骨皮質的血流量,有利於血液向骨骼內輸送鈣離子以及破骨細胞向成骨細胞轉變,以促進骨骼的形成。

老年人不常動腦,腦神經細胞會逐漸萎縮,反應遲鈍,甚至癡呆。人過於追求舒適的享受,消沉懶散,精神會漸漸委靡不振,無聊感和失落感也會油然而生。隨著情緒的抑鬱和消沉,身體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也會發生絮亂,難免引發這樣或那樣的疾病。若身體有病了,健康欠佳了,還能坐享清福嗎?

此外,葉天士還提倡老年人運動時必須防止過度勞累,做到“形勞而不倦”。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會見到這樣一些老年人:平時不運動,待在家裏睡覺、看電視,想起來運動時就會運動到大汗淋漓,這好像是鍛煉了,其實是折騰。在中醫裏汗血是同源的,“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汗出的太多的時候,血就要受傷了,所以老年人運動要和緩,持之以恒。

其實老年人最好的鍛煉是每天走路。走到什麼時候呢?走到身上微微有汗,氣血開始運動起來就行了,這時內在的廢棄物排出了,也達到目的了,切不可大汗淋漓。另外,氣功、太極拳等比較舒緩的項目也是可以選擇的。

老年人要警惕早醒

年輕的時候,人特別愛睡覺,隨著年齡的增長,覺會變得越來越少,尤其是到了老年,覺睡得更少了。很多老人經常早晨四五點鍾就醒了,之後再也睡不著。為什麼人老了就睡得少了,就愛早醒呢?

葉天士說老人愛早醒跟肺經在這個時候開始重新分配人體氣血密切相關。肺主氣,寅時,也就是淩晨3~5點,這段時間是肺經當令的時刻,是陽氣的開端,是人體從靜變為動的一個開始。從寅時開始,身體進入了一輪新的循環,氣血也開始重新進行分配。人體從靜到動的轉化、氣血重新分配的過程,都必須在深度睡眠中完成。

人老了之後,身體的各項機能都不如從前了,氣血能量不足了,沒有可供分配的東西了,所以容易早醒。所以,一個老年人要是夜裏醒來小便的話,代表身體比較虛;如果夜裏醒來而且身上大汗淋漓的話,就是“盜汗”,更要注意,因為這表明你身體收斂氣的能力已經嚴重不足,固攝不住了。

還有一些心髒病人常會死於淩晨三四點,這也是同樣的道理。肺為相傅之官,擔當著均衡天下的職責。寅時,肺經開始重新分配氣血,人體各部分對氣血的需求量開始增加,這會加重心髒的負擔,也就是心髒病人容易在淩晨三四點鍾去世的原因。

所以,老年人要警惕出早醒、盜汗的情況,定時體檢。有心髒病的老人更要注意,不要過早鍛煉。另外,起床的時候,一定要緩一下,不要急著起,因為老人的整個氣血水平很低,猛地調動它,就容易引發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