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公孫越來了(1 / 2)

十二月十四,有雪。

雪不大,雖有些紛紛揚揚,卻遠遠比不得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幽州。

說起來也是自作自受。為了重歸軍營,劉和散布了那麼多勾起將士歸鄉之意的謠言,等自己奪回了大權,卻不得去安撫將士,一一平息。

當然,這也不是沒有好處,當以後事情真的發生時,將士們也會將信將疑,會留給自己足夠的反應時間。想到這裏,劉和不由得苦笑一聲,這兩天全忙這個了。

入營的第二天,昨天發生的一切便迅速傳遍了整個營地,劉和的威望迅速達到頂點,劉和也從將士口中的公子和變成了長公子。

而田溫、閻剛及其親信也都以生病為由,紛紛躲進營帳,這就給了劉和整頓軍營,拉攏軍心的機會。但劉和可不認為田溫等會就此讓步,他們此刻很可能躲在角落裏默默地舔著傷口,等待著機會隨時發出致命一擊。

畢竟劉和手中的力量還不到全軍的一半。

全營五軍按理說正好五千人,但實際上六千人都不止。像桓彪統帥的掌握有巡邏、戍衛之職的牙門軍;隸屬於後軍的督糧軍;決曹執掌軍法隊等部曲,都在五軍的編製之外,並且在名義上都是直屬於劉和的嫡係。可惜這些部曲一直被田溫掌控在手裏,因此被滲透的非常嚴重。目前隻有桓彪主動投靠過來了,哦,也就是那天主動給劉和牽馬墜蹬的黑臉大漢。

劉和本來打算借著這個機會召開一次軍議,借著威望高的時候,盡可能多的拉攏軍中將領,卻被封旻勸阻。原因很簡單,昨天那麼多將領負荊請罪,第二天就見麵,難免會很尷尬。

所以封旻勸劉和先多將心思放在士兵身上。於是軍營中到處都是劉和的身影。

劉和足足用了三天與士兵同甘共苦,效果也很明顯,大部分士兵們都認可了劉和這個長公子,大軍的拔營起寨也很順利,劉和成功在半個月內將大軍帶到了下蔡。

當然也有不順的地方,列如軍中的很多將領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田溫也送來了軍中兩個月來積攢的軍務,按照封旻所言,其中大部分都被處理過了,卻又以“全新”的麵貌擺在了主將的案牘上。

還別說,雖然有封旻的幫助,這還是牽扯了劉和的一大部分精力,拉攏工作也被迫中止了。等袁術任務來的時候,劉和才取得機會,趁機將它們拋給給了封旻,自己帶著親衛跑了。

這件任務,劉和是可以不接的,奈何劉和有自己不得不去的理由,因為公孫越來了!劉和的任務就是代表袁術去迎接公孫越。

如果說劉和與袁術關係是亦敵亦友的話,那麼公孫氏就是********兩人的大敵,雙方沒有妥協的可能。所以劉和必須去親眼看一看公孫越,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此時正值深冬,天寒地坼,免不了又是一番奔波辛苦。好在這一路上,有黃猗陪伴,其風趣言談,倒是令劉和頗為佩服。

“伯衡,你看,前麵那大河便是汝水了,隻要逆河而行,不出三四日,便可到達新陽縣了。”

黃猗立馬路上,身後跟著劉和等人,他手指前方大河,說給劉和聽。

“我聽說公孫越似乎就停留在這汝水之畔駐足不前,可有此事?”

黃猗當然知道,但有些事情卻不能亂說,隻笑笑,說著:“公孫將軍或許有他的顧慮吧。”

見他興致不高,劉和也不便深談。

很快,有一管事打扮的中男子,從路邊走來,對黃猗,劉和各行了一禮,一臉恭謹的說,“黃功曹,劉校尉,我家主人已經在鄉下備好了食宿,二位可以隨時前往休息。”

黃猗朝他點下頭,轉臉問劉和:“伯衡,我們一行人太多,驛站恐怕容不下,不若到孔家先暫歇一晚可否?”

“善。”

略相讓後,黃猗先一步前行,劉和緊隨其後,一行人陸續馳往孔家。

如此行了三四日。

一路上,黃猗倒是好興致,盡管到處都是皚皚白雪,他依舊常常騎馬遠眺,一派悠然自得。似乎經過上次之事後,整個人都變得超然了許多,聽說他背後沒少替劉和說好話。

劉和心中感激,一路上也是刻意結交。

隨著不斷臨近新陽縣,劉和暗暗猜想,聽說公孫越此來還帶來了數十騎白馬義從,不知道那渾身都是膽的趙子龍會不會跟著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