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陳三郎(1 / 2)

“我不同意!”

聲音擲地有聲,如金石落地,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威勢。

張魴聞言,不禁露出喜意,也眾人紛紛安靜下來,鬧得最歡的幾人臉色卻變得煞白。

迎著眾人目光,一個披麻戴孝的少年出現在眾人麵前。

少年不過十六七歲,身長卻足有八尺七寸。用後世的標準來看,那就是足足兩米,看起來有些消瘦,但白衣之下卻隱藏著令人戰栗的力量。他眉宇之間與陳通有些幾分相似,但氣質卻更類趙雲,一身隱而不發的氣勢宛若潛龍。

少年神情堅毅,嶽峙淵渟,往帳中一站,竟壓得眾將喘不上氣來。

此人正是陳通的胞弟陳三郎。陳三郎武勇絕倫,猶勝其兄,乃是軍中第一猛將,在來軍中的第一天就打邊全營無敵手,害得聯軍的幾員悍將見到他就躲。

尤其是在陳通被圍的當日,陳三郎單槍匹馬就敢殺入上百賊軍當中,將陳通從必死之局中生生的拉了出來。

聽聞最後退回的士兵說,那一戰打得血流成河,橫屍遍地,堆成的屍體有小山那麼高。陳三郎披創十餘處,猶戰不退,賊軍不敢接其櫻,所至之處,賊兵紛紛退避。最後陳三郎陣斬賊軍主將,耀武揚威而歸,賊軍不敢追。

當然,這並不是諸將畏懼陳三郎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大軍敗退之際,陳三郎於亂軍中打探陳通位置,偶遇了潰敗而回的魏家的嫡子魏政,當時魏政隻顧逃命,敷衍不知,被陳三郎一合斬殺當場,魏家畏其威,事後竟作不知,由是凶名傳於全軍。

魏嬴見眾人畏畏縮縮不敢應聲,隻得硬著頭皮開口。

“三郎這是何意?這可是帳中諸將共同商議的結果,難道三郎想要違逆眾意嗎?”

“這我不管,誰能過我三個回合,我自會放他出賬!”

看著陳三郎手中那杆六七十斤的大鐵槍,眾將相視一眼,心中微微一寒。

魏嬴臉色微沉,本想著借眾人之意壓他一頭,沒想到陳三郎雖然自幼喜好讀書,養出了一副儒雅謙和的氣度,說出的話卻蠻不講理。偏偏眾人卻敢怒不敢言。

不想這時卻有一人站了出來,直接坦蕩的問道,“既然如此,想必是三郎有別的高見了”

此人正是張魴,他知道陳三郎不但勇猛過人,謀略膽識更勝其兄,既然敢攔住眾人,想必心有所持。

果然三郎微微一笑,朝眾人朗聲而道,“諸位可能已經意識到,真正使大家畏懼的是龔王二賊聯手,並非是什麼龔賊強悍,勢不可製。龔賊雖然小勝一場,聲勢大漲,但實際上他這幾年積攢的家底早在這一個月內消磨殆盡了,雖然增加不少烏合之眾,實力卻不增反減。否則龔都早就趁著聯軍人心不定的時候殺了過來,一舉奠定勝機,哪裏會給王蒙來南頓摘果子的機會呢?”

陳三郎一下子就點在了問題的關鍵上,營中的諸將思忱片刻,認為確實如此。

聯軍已經和龔都打了一個多月了,要說一開始對黃巾還有什麼畏懼的話,那麼現在這點畏懼早在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打沒了。聯軍根基未損,雖然上次慘遭大敗,但按照雙方實力損失來說,對聯軍而言,卻隻能算作是小挫,形勢卻未必有魏嬴說的那麼惡劣。王蒙若是不來,眾人雖不見得有什麼勝機,維持勉強不敗,卻也不是沒有什麼可能。

見眾人意動,陳三郎繼續振奮人心,“王蒙既然已經打下了整個西華,一個縣的利益,短時間內是吃不下去的。那諸位想過沒有,他為什麼放著嘴邊的利益不去吃,反而到南頓來與龔都搶食吃呢?”

陳三郎環顧一周,話語發人深省。

“原因很簡單,龔都是黃巾在郡北十縣黃巾中名義上的盟主,一旦龔都拿下南頓,王蒙就再也沒有染指盟主寶座的機會了。因此聽聞聯軍受挫,他便匆匆忙忙地趕來摘果子,打算名利雙收。可一旦龔都受阻,王蒙就絕不會繼續東進,隻會躲在西華坐山觀虎鬥,豈會為龔都消耗自己的實力?所以我們有的是時間與龔都周旋,何愁沒有時間去尋找打敗龔都的機會?。”

話音一落,底下一片騷動,連開始鬧得最凶的幾人也一臉振奮。能夠一起打敗賊軍,誰又願意回去孤軍奮戰?

帳中眾將紛紛鼓動起來,語氣中充滿了振奮。

“沒錯,龔賊雖然厲害,我軍也不見得弱了。”

“三郎言之有理,但不知該如何阻擊龔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