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人生若隻如初見(1 / 3)

初平三年,二月初的一個中午。

合肥城西的肥水碼頭,來了一隊騎兵,黑衣玄甲,持弓挎刀,舉手投足之間散發著驚人的煞氣,一看便知是軍中一等一的精銳。

為首之人是一名豐清俊朗的青年,年約二十,頭上卻沒有帶冠,隻以青色幘巾裹頭。

青年身穿白色深衣,腰間懸掛著銀印青綬,氣度雍容,前額隱隱透出一股青氣,貴不可言。

此人正是劉和。

正所謂“過了驚蟄節,春耕不停歇”,現在驚蟄已過,這春耕就成了重中之重。加上合肥平定之後,還有一大堆的事情等著等著劉和去做,所以劉和忙得暈頭轉向,數天都不得安寧,比打了一個月的仗都要累。

像難民的安置,荒地的開發,耕具的打造,耕牛的購買等等事宜,每一樣都需要劉和去親自拍板的,而像合肥城內燒毀房屋的重建,投向袁術的家族,軍隊的整頓、撫恤、安置等問題則需要劉和親自處理。這都關乎著劉和勢力的未來發展,參與的人員隻能是劉和自身及其親信。

所以今天劉和便起了個大早,忙碌著所有的事情。但是,在接到一封來幽州的書信後,劉和便丟下一切,帶著著一隊黑衣衛急匆匆的趕到了肥水碼頭。

因為,去信久時的幽州來人了!

雖然現在驚蟄已經,天氣回暖,但是迎麵的春風中卻夾雜著絲絲的寒意。

劉和忙了一上午,又馬不停蹄的趕了一段長路,使得額頭、臉上都是汗涔涔的。

寒風拂過,一片涼意。

秦漢以來,每任朝廷都非常注重道路的修建,寬闊的官道遍布郡國,使得整個天下四通八達。

無論秦漢,道路的修建都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前漢設立驛站以來,官道的修築更是被提上了日程。

劉和一路來的路上,走的就是一條筆直寬闊的官道,而官道兩側則是大片的正在休整的田地。

遠遠地可以看到有三三兩兩的佃農、私奴穿著粗褐窮褲,揮灑著汗水在其間勞作。

看到這一幕,劉和忍不住蹙著眉頭。

今年天氣回暖的有點晚,雖然給了劉和一點墾荒開田的時間,但新開出的生田,夏收之後能有多少收成,他是不敢有太多指望的。

現在他隻能期望,收上來的糧食能夠勉強供應合肥一地所有軍民的需求就好。

所幸現在壽春已下,連整個九江都平定了下來,籠罩早江淮數十縣上空的戰爭陰雲終於散去,所有民眾的活動得以正常進行。

合肥平定之後,消息第二天就傳到了壽春,周昂徹底絕了繼續念頭,立刻棄城而逃,不知所終。

整個九江立刻落入了袁術的手心,九江東南各縣更是傳檄而定。

於是,整個合肥迅速煥發出勃勃生機,巢湖與肥水邊上的,這兩個一南一北的中轉碼頭,很快的忙碌了起來。

此時才過日中不久,位於北部的肥水碼頭附近,路上車水馬龍、行人眾多。

有春遊踏郊的士子,行色匆匆的商賈,也有擔水送食,搬物運貨的黑衣黔首。因為周袁之爭方定,逃兵遍野,匪寇四起,行人多隨身佩戴短刀、長劍。

劉和偏轉馬頭,給一輛對麵行來的牛車讓開道路。

車內坐著一位高冠博帶的老年儒生,衣冠整齊,端莊儒雅地坐著,旁邊是兩個俏麗可愛的少女,一個剛剛及笄,一個則稍小幾歲,皆是豆蔻年華。

兩邊交錯時,小姑娘掀開窗簾,好奇地看了看劉和,萌萌的大眼睛滴溜溜的轉著,不知打著什麼鬼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