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猛虎出籠(1 / 2)

舒邵、蘇飛在江夏和九江都各有一定的名氣,但是僅憑這點名氣還進不了劉和的耳目。劉和對他們的了解大都由後世所得。

但劉和雖然是從後世所來,對漢末人物的了解的也僅限於某些知名的名臣猛將,能記住他們的名字,純屬偶然。

舒邵字仲膺,陳留人,與其兄舒雍(字伯膺)俱為東漢末年名士。他曾為伯膺複仇殺人,事發後,兄弟爭死,並得免刑,海內稱“義”。

後出任袁術的沛相,時天旱歲大荒,士民凍餒,江淮閑相食殆盡。袁術以米十萬斛與為軍糧,舒邵卻將其悉散以給饑民。袁術聞之大怒,陳兵將斬之。

舒邵說,“知當必死,故為之耳。寧可以一人之命,救百姓於塗炭。”

袁術深受感動,下馬牽之曰,“仲應,足下獨欲享天下重名,不與吾共之邪?”後晉升邵為阜陵長。

這是曆史上少數幾個表現了袁術正麵形象的一個故事,所以劉和印象深刻,要知道三國演義中袁術可是一無是處的。

而劉和知曉蘇飛,則是因為甘寧。蘇飛是甘寧的好友,而甘寧之所以出仕江夏,則是蘇飛力助的原因。

曆史上蘇飛曾為為黃祖軍中都督,與巴郡人甘寧交好。甘寧有雄猛逸才,然而出身帆賊,蘇飛數薦甘寧,黃祖皆不肯任用,更令人誘化甘寧手下之人。

甘寧欲離黃祖而去,恐不能得出,獨自憂悶不堪。

蘇飛知其意,乃置酒以邀甘寧,勸說甘寧圓滑處世,並欲舉薦他出任邾長。得甘寧認可之後,蘇飛便以此告黃祖,聽由甘寧赴邾縣。

於是甘寧招懷亡客並義從者,得數百人,始踏上了他名震天下的征途。

可以說這兩個人都算作是不錯的人才,能得之劉和當然高興,但劉和之所以有些疑慮是有原因的。

曆史上舒邵散糧救民的義舉還沒有發生,但其兄弟二人爭死的故事卻剛剛上演。

舒邵的兄長舒雍,本是九江官府的一個官吏,與其好友石繆,因為政務上的事情,得罪了壽春士族王家。

在今年二月初的時候,石繆在鄉亭與遊俠房陵產生爭執,被其“失手”誤殺,在王家的幹預下免於刑罰。

舒邵性情剛烈,為其報仇,將房陵殺死,後來事情王家被告發於官府,舒伯膺、舒邵二人爭死縣寺。

時袁術剛剛拿下九江,正是顯示仁德,收買人心的時候,當然也有可能是袁術感動,二人皆被免死,一時傳為美談。

本來袁術打算趁機提拔舒氏兄弟,但因為王家的幹預,而九江新下,正是袁術依仗這些大家族的時候,所以這一打算被後將軍府的幕僚們擱置了。

舒雍倒是還任原職,舒邵卻就隻能呆在家裏,等待出仕的機會。正好舒雍與蔣敬交好,蔣敬念舒邵其第蔣欽相類,便將舒邵帶到劉和這裏來了。

舒邵是袁術名揚江淮的棋子,若是在劉和帳下出仕,難免會使他的美名打折,可能會因此與袁術產生摩擦,所以劉和有些猶豫。

雖然現在兩者之間的關係有些僵,但劉和暫時還需寄人籬下,所短時間內還是需要與袁術緩和關係。

至於對蘇飛的疑惑則是因為甘寧。曆史上甘寧可以算得上是智勇雙全,不單單是一員將才,還勉強算得上是一員帥才,這可是真正的一流武將。

目前劉和麾下的武將一大堆,但現在能比得上的甘寧的一個也無,而甘寧是目前劉和最有可能得到的一流大將,劉和對得到他的渴望可想而知。

要知道曆史上甘寧可是先出仕荊州,不得劉表重用才去江夏投奔蘇飛的。江夏畢竟還是屬於劉表的治下,投靠黃祖還在劉表的容忍範圍內。可是蘇飛投靠了自己,甘寧還會來嗎?

劉表可不是三國演義裏說的那麼窩囊!

劉和的擔憂是很有道理的,在“蝴蝶效應”的影響下,曆史很可能出現巨大的轉折!而這些巨大的轉折可是都從小的變化開始的。

當然,讓劉和拒收二人更不可能,那才是真正的雞飛蛋打!

所以劉和隻能在等待的過程中,糾結著。

片刻後,便又有而二人,進來拜見,劉和一掃而過,眼皮輕微的跳了一跳,不過這時他養氣工夫就漸漸深了,除了這跳了一跳,沒有異樣的表情,隻是熱情的問道,“二位就是蘇軍侯,和舒義士吧?”

蘇飛現在還隻是黃祖帳下的一名曲長,還沒有憑著軍功成為後來的都督。由於其人比較耿直,現在還沒學會圓滑處世的道理,得罪了不少人。

現在的他在江夏軍中混得很不如意,故一接到好友霍篤的邀請,便直奔合肥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