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察覺(1 / 2)

細雨稍歇,太陽露出了半邊笑臉,在它的照耀下,樹梢草尖上,殘留的點點雨珠、朝露,閃爍著迷人的光芒。

一處莊院,隱身在重重山巒之間,周圍是鬱鬱蒼蒼的林木,以及青蔥遍布的野草。這是劉家的一處隱秘的據點。

這時,呂範急匆匆的趕到了莊前。

“仲行,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何招呼的如此匆忙?”

這時,一個萎靡不振的青年快步走了出來,正是劉密。

劉密須發淩亂,滿眼血絲,一身的錦衣玉束,穿戴在身上,卻讓他顯得格外狼狽,一點也沒有士族子弟的從容不迫。

見到呂範趕來,劉密好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緊繃的心情終於鬆懈了下來。

隻聽“撲通”一聲,他跪在了呂範的麵前,大聲嚎哭道,“姊夫,劉家出禍事了,快請救救我家大人和大兄吧!”

呂範一驚,連忙上前將他扶起,沉聲問道,“仲行不必如此!我等本事一家,有什麼事,盡管說來,我豈有不幫助的道理!”

劉密悲容稍霽,也不隱瞞,一一把昨夜發生的事情說了出來。

原來昨夜一吃完飯,劉密便背著父兄偷偷溜出去,與朋友們鬼混去了。走到半路才發現手頭的錢財不夠,待他匆匆趕回去,正好發現了黑衣人大開殺戒的場景。

他不敢靠近,躲在路邊眼睜睜的看著父兄被人帶走。待到天快亮的時候才悄悄地回到院中,不想卻看到了滿院的屍體,把他嚇了個半死。

他不敢停留,一路馬不停蹄的趕到這處莊園,並派親信將呂範找來,尋求對策。

呂範將事情的原委反反複複的詢問了好幾遍,結果劉密一問三不知,使得他一頭霧水。

看著劉密六神無主,幾近崩潰的邊緣,呂範隻能暫且安慰道,“仲行稍安勿躁,事情還沒到不可挽救的地步。你們就是我的親人,我不會丟下你們不管的!”

當年呂妻劉氏不以呂範貧賤,堅持嫁給了他,操持家務,善待姑舅,這些呂範都是記在心裏。

及至後來他被迫逃難江都,麾下的百餘門客也都是劉家幫忙招攬的,他能有今日,離不開劉家的幫助,所以的他的語氣異常堅定。

“你放心,我一定查清事情始末,拯救劉家的!”

劉密不由心中一鬆,磕頭說著,“謝姊夫,你的大恩大德,我們劉家沒齒難忘!”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仲行快快請起!”

現在時間急迫,呂範可不想將時間浪費在虛禮上,“這裏已經不安全了,你先跟我到一處可以安身的地方再說!”

此事最棘手的是連敵人是誰都不知道,所以最重要的是先保住劉密,然後再從長計議。

……

紙包不住火,後將府同時對孫家的武館和劉家一塊動手,很快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尤其是在呂範將劉家的被滅的消息帶給孫策之後,孫家自然而然的將兩件事聯係在了一起。

雖然還不清楚倒地發生了什麼事,但孫家的一行人心中還是產生了警惕。

尤其是在吳景急匆匆的趕到蘄春來見孫策的時候,所有人終於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夜已深,孫策書房內,油燈卻仍亮著。

隻是房內之人卻並不是孫策,而是他舅父吳景。

吳景是一個身材高大,寬額虎目的中年人。他的臉上棱角分明,四肢修長有力,手掌上長有厚厚的老繭,一看便知是常年習武的大將。

此時他就正就坐於書桌前,麵現倦容。

在他麵前,展開著一份文書,上麵內容,雖然已經不知道讀了幾遍,卻還是觸目驚心,使他感覺好象有劍刺心一樣。

“……吳景追隨孫堅征伐有功。袁術上表舉薦吳景為騎都尉兼任丹陽太守,討伐前任太守周昕,占據丹陽。”

“……術上表豫州刺史孫賁,轉任丹陽都尉,代理征虜將軍,討伐平定山越。”

“……橋蕤接管蘄春郡,孫策另有任命。”

“……任命孫策為北伐先鋒。”

在別人看來,這是袁術對孫家的進一步重用。

畢竟劉和在三周最強勢的時候,辛辛苦苦打了一個月的仗,才得到一縣之地,以作安身立命的根基。而孫家在三周隻餘周昕的情況下,不用吹灰之力便可得到一郡之地,實在是袁術對對孫家是垂青。

他卻一眼便明了,這是袁術不信任孫家,想要對孫家動手了。

隻不過,雖然自己已經作出了決斷,但是還有幾分不解。

因為他不確定孫家做了什麼事情使得袁術產生了忌憚,還是袁術有什麼別的用意。

但他知道,一旦袁術發出了明顯疏遠的政治信號,孫家可就完了。

雖然在袁術的帳下,孫家的勢力的確盤根錯節,但是並不是固若金湯。

一旦袁術疏遠,加上孫堅的死後人走茶涼,那些趨炎附勢的人,隻怕立刻會散去大半。

目光落在這文書上,吳景再仔細看了幾遍,心中歎息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