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各方的算計(1 / 2)

壽春城,刺史府。

在袁術得知劉和出兵的同時,嚴象也得知了這一消息,他不由長舒了一口氣,心中卻隱隱有些不甘。

不得不說,權利的滋味令人著迷。

若說一開始,嚴象接手壽春城這個亂攤子,隻是為了完成曹操的委托,不得已而為之的話,那麼現在的他,是為了手中的權勢而癡迷,明知隨時可能陷入險境,卻甘之如飴。

但是現在壽春傾覆在即,他隻能丟掉心中的雜念,專心應對眼前的局麵,哪怕是不惜講壽春送給劉和,也不能讓它落入袁術的手中。

然而,嚴象現在雖然貴為一州的別駕,刺史不在到時候,他就是一把手,但是軍中的權利卻並不完全掌握在他的手中。

曆史上,陳瑀是帶著大部分的州兵一起逃到徐州去的,現在他雖然將壽春交給了嚴象,自己仍然毫不留戀的逃走了,他卻並不甘心將州兵就這樣白白的丟給嚴象。

手中沒有了兵力,他陳瑀拿什麼重返揚州?在這種情況下,並不甘心像敗家犬一樣灰溜溜逃離淮南的大將萬演,就被陳瑀順勢給留在了壽春。

身為州兵中僅存的都尉,萬演在軍中雖然說不上是一眼九鼎,權威也僅在代刺史嚴象之下,所以在麵臨著決定全城命運的抉擇時,嚴象必須與萬演一同協商。

對於將壽春送給劉和一事,萬演當然是堅決不同意的。

在萬演看來,自己留在壽春的使命就是保住壽春城,並將它完整的還給主公陳瑀。若是將壽春轉送給劉和,自己哪怕是保住的壽春,又有什麼意義?

但是,承德距離壽春不足二百裏的距離,劉軍拖拖拉拉的走了兩天都趕不來,顯然在等著壽春表態。

若是因為己軍的拒絕,使得劉和惱羞成怒,對方還真有可能見死不救,等袁術攻下壽春,立足未穩之際再與袁術對決。

所以聽了嚴象,萬演思量了很久,才出言表態道,“嚴別駕,末將有一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嚴象看向他,沉聲說著,“你我同舟與共,無須客套,有什麼話,就直接說吧!”

萬演敬應聲,一雙眸子閃爍生光,一躬身說著,“這劉和隻帶來了一萬兵馬,未必是袁術的對手,即使勝了也是慘勝,不可能有餘力攻下壽春。在開戰前就答應將城池就給對方,是不是有些……”

“哎,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嚴象按捺著心中焦躁,緩緩邁著方步,沉聲說道,“正是因為劉和隻有一萬的軍隊,所以才有可能想要入駐城池,憑借壽春城堅固的城防,來抵抗袁軍。而我們也隻有答應他的請求,雙方合力,才有可能不使壽春落入袁術的手中。”

萬演卻說道,“我剛去翻閱了合肥方向的情報,發現劉軍近來雖然連戰連勝,但是所麵臨的局麵並不樂觀,根本不可能長久滯留在壽春,更不用說是困守城中。劉和唯一的破局點就是速戰速決,大敗袁術!若是劉和選擇在野外與袁術進行決戰,僥幸勝了卻無力攻取壽春,我們偏偏在事前就答應將壽春送給他,當時候豈不是難辦?”

“劉和不會如此的不自量力吧?”嚴象遲疑的說著。

“有些事情誰又說的清呢?”

萬演滿不在乎的說道,“按照你說的那樣,若是不想自毀名聲的話,無論如,壽春是丟定了,隻不過是丟給誰的問題,與我們又有何益?可若我的推測為真,那這就是我們坐山觀虎鬥的最好時機,劉、袁兩軍決戰,若是兩敗俱傷,別駕大人就可遊刃有餘處置了。”

聽完萬演計劃,嚴象沉默片刻。

“你是說拒絕劉軍入城,靜等劉、袁兩軍決戰,待局勢穩定下來再做定奪?”

坐守漁翁之利嗎?嚴象垂下眼眸,掩飾住自己的波動。

萬演所提建議,的確令他很是心動,同時有些懷疑,自己當初接手壽春是否中了陳瑀的算計?陳瑀能在軍中留下萬演這一伏筆,當真是想表麵上那樣簡單嗎?

“恩,你提的建議甚好,容我安排一下。”沉思片刻後,嚴象最終還是同意了這個建議。

若是真有機會將壽春抓在手中,不用說袁術、劉和,就是陳瑀就在眼前,他也不願拱手相讓的。

但是天平的另一端卻是自己的安危,所以不到最後時刻,嚴象不會痛下決心,拿自己生命做賭注,換取壽春城的。

……

“轟!轟!轟!”

壽春城外,密密麻麻都是攻城的正兵,巨大投石機將一塊塊幾十斤重的大石,猛的拋上城去,在一聲聲巨響中,碎石四濺,血肉橫飛。

此車雖然比不得合肥新研製的霹靂車,仍然成為了守城一方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