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成眯著眼睛打量著城外越來越近的賊兵,從一條直線變成了一片黑壓壓的人頭,由一條小溪彙聚成一片汪洋,宛若雨後的潮水一般鋪天蓋地的湧來,頓時絕了出城野戰的想法。
這時,有士兵在一旁低聲罵道,“一群烏合之眾!”
雖然梅成也有這種感覺,但是賊軍的數量太多了,恐怕整個江淮的賊寇都聚集到了這裏。要知道從量變到質變隻有一步之遙,身為主將的他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盡管梅成心中不斷的湧現出一個這樣的念頭,其實不用守城,可以直接率軍殺出去,定能一舉擊潰對方。
但這個念頭往往一閃而過,就被梅成強行壓製了下去。
梅成不斷警告自己不能輕敵,聽說陳策在龍舒訓練了一批三千人規模的精銳,這支精銳說不定就就隱藏在這群手持著鋤頭、木棍的“農夫”當中。
再說了,誰知道他們的背後有沒有劉和遣來的大軍?或許在他率軍出擊的那一刻,就是劉軍突然出現,發出致命一擊的那一刻。
“傳令下去,這是敵軍的故意示弱,不準任何人輕敵!”
命令迅速傳下去,所有袁兵都立刻挺直了腰,顯然他們也已經意識到,自己之前有些輕敵了。
這時,近萬名賊兵在兩百步外停了下來,也就是弓箭的射程之外。看來即使是用示弱之計以驕慢敵軍的軍心的炮灰,陳策也不願白白的損耗。
從高空放眼望去,在這數千混亂不堪的烏合之眾的背後,卻是一排排整齊的軍隊,這才是陳策用來奪取安風的主力。
此時陳策目光有點陰沉,他精心打造的釘子,沒想到在填埋最後一把土的時候出了意外,這種觸手手可及又不可得的感覺直欲他抓狂。
沒有這顆釘子的幫助,想要拿下安風,不付出巨大的代價,看來是不行了。
“橫江大將軍何在?”
陳策不再遲疑,當即一聲喝令,就有一名賊將越眾而出,俯首應命道,“末將在!”
此人叫做王倫,是廬江郡南一帶最大的匪首,手下有上千號的水賊,縱橫長江多年,自號橫江將軍。
隻是這位橫江將軍無論是從實力上來說,還是從威望上來說,都遠遠比不上的陳策這位大別山賊王。
尤其是在投靠了江淮之主劉和,鏟除了天柱寨山賊之後,陳策就成了江淮流域、水路兩道上名副其實的“綠林總瓢把子”,威勢一時無兩。
在陳策廣發“聚匪令”之後,盡管眾賊們不想得罪袁術,還是立刻率領手下北上,不敢有絲毫遲疑,連王倫也不例外。
要知道江淮大不目前可掌握在劉和的手中,在陳策投靠他之後,敢不聽從他們調令的廬江群賊,個個都免不了被事後算賬的命運。
無論是劉和,還是陳策,隻要是單獨一個人,王倫都不畏懼。
麵對劉和的威脅,他可以帶著手下躲貓貓,麵對陳策的威脅,他可以帶著手下打遊擊,
但是同時麵對這兩個人,他也隻有********,或者逃亡他鄉這兩條路可走。
無論是王倫,還是他的手下,皆是廬江人士,沒有人願意流亡他鄉,這也是他會帶著手下的出現在這裏的原因。
但是出現在這裏,並不意味著他就願意唯唯諾諾,拱手聽命,隻可惜陳策早就發現了他眼底一閃而過的不甘,早就打算拿他第一個開刀,打響進攻安風的第一槍!
隻見陳策一指護城河,冷聲令道,“如今護城的和的水源已經被斷,河水也被引泄了出來,但是想要蟻附攻城卻還需將之填平。我已經準備了足夠的泥石沙袋,你可率本部用之填河,替我軍填出一段立足之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