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璃兒啊,你身子不好,為何還如此勞累?”楚天啟越發的覺得這個女兒貼心了。
“父親放心,等父親走了,我還要回去補眠呢!才不會虧待自己!”楚璃調皮的眨眨眼。楚天啟不禁哈哈大笑起來,“說得對!”
“父親快吃吧,天已經蒙蒙亮了!”在楚璃的伺候下,加上那麵條勁道,湯鮮料足,楚天啟很快的將一碗麵吃的底朝天,滿足的道:“好久沒有吃的這樣飽了!父親覺得渾身都是力氣!”陳儼更是大呼過癮,隻說要楚璃將來還做給他吃。
“表哥想得美,這是專門為父親做的,父親有了力氣,才能和皇帝周旋,為民謀福!”楚璃平靜的說了一句,叫楚天啟深深的呆住了!
劉大站在一邊,更是感慨,這個小姐真是長大了,知道老爺的辛苦!陳儼更是有些震驚!
雖然老爺的名聲不好,甚至有人說是屍位素餐,有所為而不為,隻是混日子,但是劉大卻知道並不是如此的!當初京城並列的四學士,如今隻是楚天啟還在朝為官,其他的不是被抄家,就是被流放!
楚天啟當初何嚐不是意氣風發,要做一個能規勸皇帝成為聖君的賢臣?但是當今皇帝多疑頑固,性情陰晴不定,根本就不是一個能采納他人意見的賢君。
同僚們的相繼被貶斥的遭遇,也讓楚天啟清醒了過來,他也頹廢了一陣子,但是在一位高人的指引下,楚天啟漸漸的找到了方法。
皇帝就是這樣的脾氣,你要是越規勸,他就越要去做,反而要是眾人都歌頌某件事的時候,他反而意興闌珊了。
於是這楚天啟就變了,處處以皇帝之喜為喜,很快得到了皇帝的歡心,也因為這樣,很多人和楚天啟走遠了,卻讓皇帝對楚天啟更加的愛重,無他,皇帝不喜歡朝臣結交。
而正因為如此,楚天啟反而能以自己的方式規勸皇帝幾句,比如這皇帝醉心佛學,欲撥用四百萬兩的銀子修建全國的寺廟,楚天啟知道之後,大為讚賞皇帝的崇佛行為,隻是說了一句,修佛寺不如請國師,有國師教導,皇帝才能更加的了解佛法。
皇帝聽了進去,將那修建佛寺的想法丟開,一心一意的尋來高僧研習佛法去了。
楚天啟何嚐不知道自己的名聲不好?但是他說了,隻要問心無愧就是了!
但是劉大卻是知道,老爺雖然這樣說,卻是希望有人能夠理解的,想不到能理解的卻是這木訥不多言的二小姐!
楚璃見父親不說話,“父親的苦璃兒知道,四學士隻有父親一人苦苦支撐,皇帝雖然跋扈卻能聽進幾句父親的話,這就是父親的功勞!何為賢臣?不是觸怒皇帝,博一個直諫的美名,成全自己的名聲!而是用心為朝廷辦事,哪怕被誤解,哪怕被人嘲笑!”
楚天啟的眼角濕潤了,喉嚨裏有一股暖流不停的流動,但是他卻說不出一句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