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評審組怎能沒有陸塵同誌(2 / 2)

關於公開競聘的事縣裏上報了市裏,傅書記很重視,指派於滿親自帶隊前往三洋縣現場監督,目的有二,一是確保該縣競聘工作切實做到“三公”,二是讓其他區縣認識到市裏對此項工作的高度重視,進而跟著學三洋縣。

如此一來濱海市今年的工作就多了一個亮點了,雖然公開競聘的事以前有過,現在其他地方也有還在搞的,但全市範圍內的如今則少之又少了。

而今濱海市在此項工作處於低潮的時候忽然高調實施,且切實將該項工作落到實處,能不引起廣泛關注嗎,成為亮點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傅書記如此重視且還指派於部長親自帶隊來監督,說明本縣此舉確實迎合了領導的意圖,蔣杭很振奮,更加賣力的推進公開競聘工作了,不僅不時過問該項工作的進程,而且還經常下鄉了解競聘者的“備戰”情況並鼓勵他們。

濱海市其他區縣的領導也不是吃素的,從傅書記的動作中他們怎會領會不到領導的意圖呢,但光領會可不行,得用實際行動表現出來,於是他們紛紛組隊來到三洋縣,說是學習取經,為接下來他們區縣的公開競聘工作積累經驗。

一直落後的三洋縣竟然因為公開競聘工作而出名了,成為了其他區縣學習的榜樣了,這可把蔣杭給樂壞了,但樂極生“悲”,在比試前一天下午於滿忽然問他:“蔣杭同誌,你說這公開競聘是陸塵同誌最先提出來的,那這考評組成員中怎麼能沒有他呢?”

蔣杭愣了愣,接著小心翼翼的說道:“於部,陸塵同誌不是常委,所以......”

沒等他說完於滿就不高興的說道:“評審組又不是常委會,幹嘛一定要常委才能成為成員呢?”

“於部,你的意思是也讓陸塵同誌參與評審?”蔣杭確定性的問道。

“不是說我的意思,而是你們必須這麼做。”於滿哼道。

“是是,於部,我這就讓組織部重新擬文,把陸塵同誌的名字加到評審組成員名單裏去。”蔣杭連連點頭道。

於是乎,縣委組織部一邊重新打印文件,一邊打電話讓各部門將原文件交回來,同誌們一時間不知就裏,還以為競聘工作有了變化,明天就要筆試了,怎就在這個時候突然變化呢,可把參加競聘的同誌們急的不得了,紛紛給組織部打去電話問情況。

獲悉方案沒變,隻是得將陸縣的名字加入到評審組成員名單裏後他們算是放心了,而經此一插曲,陸塵成了同誌們心目中的“牛人”,一因他有資格同眾常委一起決定競聘者的命運,二因他這個資曆最淺的副縣長竟然可以超越其他老資格的副縣長成為評審組成員。

陸塵獲悉此事後找上蔣杭說:“書記,不用這樣吧?”

蔣杭先說這是於部長提醒的,接著走到陸塵身前拍著他的肩膀說:“陸縣,是我疏忽了,對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