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禪意靜心(下)(1 / 2)

當然,這樣的一個過程並不是單線的,這個過程之中季默會因為這個佛經的修煉和領悟,領悟到佛經之中的那些精髓的同時也會觸類旁通的了解其他方麵的東西,比如對於武學,比如對於人生理念,比如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而這個卻也正是蟒想要讓季默通過這個而達到的目的。

蟒的這一篇經文乃是摘抄的《雜阿含經》之中的一篇,這是從季默最先前所處於的世界之中的《雜阿含經》裏頭的第一章,對於整個經書起的是開篇的功能。《阿含經》又叫《雜阿含經》乃是佛學之中傳說記載佛門的一些瑣碎的經書,乃是大佛們的日常言行,尋常時候對於和弟子之間的對話什麼的,其中對於衣食住行等等點滴的感悟,包羅萬象。而這第一篇能夠起到統領的作用的話,那麼該是一個什麼樣的一篇經書呢?

而這麼一篇乃是在這個世界之中,這個空間之中的千佛宗的四大絕學中的開篇總綱,但是並不是修煉法門,而是所有修習《阿含經》的弟子都需要通讀背誦,領悟之後才能學習的東西。可以說,蟒讓季默學習這樣的一篇經文不是沒有道理的。

“好吧。”季默點了點頭,對於兩個空間之間的武學的連接點方麵,他自己絕對是沒有模擬器來的通透,蟒的意思至少如今是代表了一個方向,雖然是說還沒有得到這個明確的新鮮的人拳奧義,不過,修拳習武先修心,怎麼看也不是一個什麼很腦殘的點子,所以,季默點頭答應了。

他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了自己的心緒的紛亂,和一個強迫的心裏對於以後發展的重要性。練字就練字!

“若有比丘不知眾者。謂不知此刹利眾,此梵誌眾,此居士眾,此沙門眾。我於彼眾應如是去,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語,如是默。”

“謂問經人複有二種。有一心聽經。有不一心聽經。若一心聽經者勝。不一心聽經者為不如也。謂一心聽經人複有二種。有聞持法。有聞不持法。若聞持法者勝。聞不持法者為不如也。謂聞持法人複有二種。有聞法觀義。有聞法不觀義。若聞法觀義者勝。聞法不觀義者為不如也。”

“有不知法,不知義,不向法次法,不隨順法,不如法行。若知法,知義,向法次法,隨順於法,如法行者勝。不知法,不知義,不向法次法,不隨順法,不如法行者為不如也。”

“不為天,不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若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

季默端正的坐在椅子上,背筆直,胸開闊,肩平穩,手沉穩,腕用力,帶動著指尖的毛筆在宣紙上緩緩的劃動。季默這樣坐在椅子上寫字已經近三日了,在模擬器之中的三天時間在外邊看來不過也就是一丁點,不過季默保持這個姿勢寫字確實是有了三天。

三天之中季默從剛開始的自己最拿手的字體,寫到最不拿手的字體,再寫到如今的單純的字體,已經逐漸的從開始紛繁擾亂的思緒之中平靜了,毛筆在手腕指尖的帶動之下,節奏韻律都開始變得統一起來,字體也不再有任何前人的或者是別人的痕跡,而隻是最為單純的字,一筆一劃,一字一字。

抄過一遍之後,那些經書之中的內容就進入到了季默的腦海之中,揮之不去,季默就任由它們逗留,寫著寫著竟然閉上了眼睛,不再看著模擬器幻化出來的一本經書了,而是把這些內容收入到了心裏,然後再從心裏寫了出來,那種感覺就仿佛一個池塘之中潺潺的水流,在水把池塘注滿之後,就非常自然的從池塘之中溢出來,也無驚天動地,隻有細水長流。不過這樣細水長流的連綿不絕,卻讓季默感受到了從來沒有的一種安定和實在,就仿佛包容在一個寬闊和溫暖的懷抱之中,讓人感覺到不再彷徨猶豫,而是很享受的做著,想著,看著,聽著,亦如是,一如是。

寫著寫著,季默的嘴唇緩緩的向上拉起了一個漂亮的弧線,內心殷實而飽滿,仿佛世間再無紛繁雜亂,一筆一劃之間不再是比劃,而是一種滿足的情緒,一種自然的流露。

自然而為!

季默不僅是寫字而寫字了,他閉起了眼睛,一邊體會著那佛經之中的內容,思想,境界,一邊理解,一邊再下筆寫字,並且他在佛學的思想之中逐漸的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解,然後再從字麵上直接的反應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