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熱症
暑熱症又稱“小兒夏季熱”,是指小兒暑天長期發熱,伴有口渴多飲、多尿、少汗或無汗,天氣愈熱體溫愈高。多見於6個月至2周歲的乳幼兒。
治療本病以清熱為主。常用按摩法為清胃經,清肺經,補腎經,推上三關,遲下六腑,清天河水,揉二扇門,揉肺俞,推脊,推湧泉。鼻塞者加揉迎香,脾虛者加補脾經,揉中院,摩腹。
腹痛
治療腹痛以溫通經絡、調和氣血為主。常用按摩法是:揉外勞官,摩腹,揉臍,按揉足三裏。寒痛者加上推三關,拿肚角,受暑熱而痛者加推下六腑;食積而痛者加清脾經,清大腸,推胃皖,分推腹陰陽;因蟲擾腹痛者加推臍,揉天樞,拿肚角。
便秘
治療便秘以導滯通便為主。常用按摩法是:揉中皖,摩腹,揉龜昆,推下七節,清大腸,揉天樞。實秘者加清脾胃;虛秘者加補脾胃,捏脊,按揉足三裏。
遺尿
遺尿是指3歲以上的小兒睡覺時尿床的病症。多見於易興奮、過於敏感與熟睡的孩子,這可能與大腦皮層的調節功能薄弱有關。
治療遺原以濕補脾腎、固澀下元為主。常用按摩法為補脾、肺、腎經,揉丹田,按揉三陰交。下元虛寒者加揉腎俞,擦能部;肺脾氣虛者加按百會穴,揉中院。
治療期間,要養成按時排尿習慣,不要過度疲勞,臨睡前2小時不要飲水;家長在夜間要定時叫醒患兒排尿。
夜啼
夜啼是指小兒白天如常,入夜則啼哭或每夜定時啼哭。持續時間少則數日、多則經月,多見於6個月以下的嬰兒。民間常稱患兒為“夜啼郎”。
治療夜啼以養心健脾為主。常用按摩法為補脾經,清心經,清肺經,揉小天心,摩腹,揉足三裏。脾寒者加推三關,揉中院,揉臍;心熱者加清天河水,清小腸,揉總筋,揉內勞宮;驚駭者加揉五指節,掐老龍,揉精寧、威靈;積食者加清大腸,清脾胃,摩中皖,推下七節。
附:小兒按摩保健法
小兒按摩保健方法簡單易行,朝夕可作,又無痛苦,故為小兒所接受。經常施用能健脾和胃,增進食欲,強壯身體,預防疾病,促進發育生長。
具體操作方法是:補脾經200~500次;摩腹2~5分鍾;按揉足三裏50~100次;捏脊3~5次。
以上手法一般宜在清晨或飯前進行,每天1次,每7次為1個療程;休息3天後,可繼續進行第二個療程。
小兒按摩的常用工具
小兒肌膚嬌嫩,在按摩時為了減少對皮膚的損傷,可借助某些藥物的輔助作用增強療效,就是在手上或患部塗一點類似潤滑油的物質,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按摩介質。下麵介紹幾種常用的按摩介質,在為小兒按摩時可根據病情靈活選用。
生薑汁
取鮮生薑適量切碎、搗爛,取汁液使用。小兒在冬春季節,常用薑汁,取其辛溫,有發汗解表、溫中健胃、助消化之功效。既可用於風寒感冒,又可用於胃寒嘔吐及腹痛、腹瀉之症。
蔥白汁
取蔥白適量切碎、搗爛,取汁液使用。蔥白有發汗解表、散寒通陽之作用。對於感冒風寒的輕症,常用蔥白汁作介質,此外,對於因寒氣凝滯所導致的小便不利,也可使用本品。
冬青膏
以冬綠油(水楊酸甲酯)與凡士林按1∶5混合調勻而成。具有消腫止痛,祛風散寒之功效,適用於一切跌打損傷的腫脹、疼痛,以及陳舊性損傷和寒性痛症等。
雞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