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拿什麼保衛你的_孩子_(2)(1 / 3)

曾經有一個成功男士和自己漂亮的太太來看病,因為不育。太太沒有問題,這個男人四十三歲,精子檢查結果是:70%為死精和弱精。這個人有什麼嗜好呢?喜歡吃各種美食,美酒,尤其喜歡吃肉。幾乎不吃青菜,肚子早早就鼓起來了。還有各種慢性病,胃炎,痔瘡,常年的口舌潰瘍。他說,人生就是用來享受的,想吃就吃,何必拘束自己呢?這樣活著才有滋味,活到哪一天算哪一天。

我問他,你有這樣多的身體問題,也很享受嗎?不光沒有孩子,還有自己的疾病。

也許他還不知道,他這樣的生活狀態,沒有孩子也算萬幸,萬一生了一個畸形的孩子,癡呆兒,如果因父親喝酒傷了孩子的一生,做父母的是何等的悔恨?飲酒,本來是可以控製的小事,卻帶來了孩子的悲涼人生!

美國有一個總管食品和藥品的部門,叫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相當於我們國家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他們現在把酒精列為"X級畸胎劑",也就是說,酒精是引起胎兒畸形的化學物質,孕婦絕不能碰,連雞尾酒和藥酒也不能碰!

"X級"是一個證據強度符號,表示致畸證據最為充足。

其實,我國民間早有"酒後不入室"、"雷電不同房"的古訓。這些說法都是從老祖先一輩輩的悲痛教訓中總結出來的。

東晉有個著名詩人陶淵明,他描寫了一個仙境,"桃花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世外桃源,讓人向往的一個理想境地。詩人深愛飲酒,"造飲必盡,期在必醉",酒後寫出的詩句確實超凡脫俗,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家庭生活不如意。晚年時,他沉痛地寫了一首詩,叫《責子》:"白發披兩鬢,肌腹不複實,雖有五國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誌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重九齡,但覓棗與栗。"優秀的人才,他的後代並不優秀,沒有子女能接他的班,這要歸罪於他的過量飲酒。

大詩仙李白也是嗜酒如命的人,他常和朋友相聚飲酒,乘著酒興作詩,留下了很多廣為傳誦的詩篇。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就因為過量飲酒,他的四個兒子也都智力低下。

前麵說了,酒中的乙醇會殺傷精子、甚至卵子,你想,受精卵的質量還能有什麼保證?沒有。這不是外國人有了顯微鏡下才發現的,明代有個大醫家,叫張景嶽,他早就說了:酒可亂性,亦可亂精。這"精"指的是精氣,精子是精中之精,自然也在此列。

現在都比較注重給孕婦吃什麼保健品,孩子才更健康。但是,如果"種子"已經出現了問題,給這個準媽媽再怎麼調理,又能起多大的作用呢?有句廣告詞說"男人要對自己狠一點",要我說,男人對自己就夠狠的了,現在應該是要對自己好一點。

4.把酒喝"好"有高招

的確,今天的男人在有了更大壓力的同時,更難以脫離對酒的依賴。"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惟有杜康",越發凸顯出健康和飲酒之間不可化解的矛盾。有的人會想,我就算知道了酒精對男性有這麼大傷害,但我怎麼辦呢?我上了談生意的酒桌跟別人談"寧可傷感情,不可傷精子"?還有人這樣說,喝酒傷肝,不喝酒傷心,麵對這樣的抉擇,隻好選擇傷肝了。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減少酒精對精子的傷害?或者提供一點保護?

王琦教授:

中國人有個不成文的習俗,什麼問題上了酒桌兒就解決了一半兒。這的確是一個酒文化的"負生態"。我個人是堅決不喝酒的。如果應酬在所難免,我們可以適當做些解酒準備,最好貫穿飲酒前、中、後整個過程,可說是防酒、解酒、醒酒三步曲。

第一步,擋酒。去赴酒宴之前,先吃點東西。空腹喝酒最傷身,因為胃是直麵酒精的第一道防線,直接吸收酒精入血。白酒、白幹這些烈酒尤其厲害,"韌如羊腸,潤如豬脂,並能消化",我們的胃黏膜、腸黏膜,就算有點"油水"都能被酒給"化"了!所以說,先給胃腸墊個底,這很重要。吃什麼好呢?就吃有"油水"的,我們喝的酒都是糧食發酵出來的,黑蟻酒、藥酒都是在穀物酒的基礎上泡了藥材,酒一進肚腸,米麵、饅頭、青菜,或者水果,都是強擋不住的,應該吃高蛋白食物,特別是動物蛋白,像雞蛋、牛奶、肉幹。

蛋、奶、肉能和酒精對抵上,發生中和反應,減少身體對酒精的吸收,也減少酒精對我們血肉之軀的"消化"。注意不要吃醃製熏烤的食物來抵酒,這些食物裏有大量色素與亞硝胺,融在酒裏被身體大量吸收,不僅傷肝,而且壞口唇、胃腸道黏膜,甚至誘發癌症。

第二步是解酒。我們口口相傳的小方法、小竅門挺多的,都說是解酒,但功用有不同,有的隻是讓你不感覺到醉、暈,有的則能降低酒精對身體的傷害。從健康的角度來講,當然取後一種方法。酒精進來了,我們應對它的大原則就是"散",及時地、盡量地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