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建房後,海棠、朝暉、還有英子暫時住進了徐德明在城裏的家,這時候集體幹活並不是那麼的嚴格,給大隊長塞點禮物,就可以幹別的事去了。
不少人偷偷摸摸幹起了小本生意,有的去城裏賣早點,賣瓜子,賣蔬菜,因此去大隊長那裏買斷公分的大有人在,等到英子再去時,大隊長也沒有難為她。
英子家要建大房子這件事弄得全村人乃至隔壁村都知道了,不少大媽大叔都對英子表示祝賀,也有極少數人在背後酸溜溜的嚼舌根子,議論這筆巨款的來源。
也是,英子前一刻還和自己一樣在生產隊幹活呢!後一秒她就發家致富建房子了!這……這這!絕對不正常啊!
於是村裏那些長舌婦們開始議論紛紛,說她發現了寶藏的也有,說她被漢子包養的也有……雖然最後都被村民一一否定,可閑言蜚語就是停不下來,有如柳絮一般越吹越多,等吹到鄰村就變成了她當初撿到海棠的時候,海棠身上有一塊寶玉,價值千金呢!英子去把它賣了才有這麼多錢起新房子的。
也難怪村民們瞎猜,英子這一向處於貧困線以下的人,突然一躍而起,與他們拉開了距離,隻能往這些方麵去想。何況,海棠也漸漸長大,青澀的臉蛋上靈秀豔絕已經初窺顏色,她的身世也被越來越多的鄉親們猜測,畢竟海棠長著一副貴像,那種骨子裏的氣質是天生才能造就的。
對於這些流言蜚語,英子全當聽不見,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過活,她總不能去堵住別人的嘴,是吧!更何況,他們也猜對了事實,這錢確實是海棠的,想想自己真的挺沒用,辛苦了十幾年一分積蓄沒存下,要不是海棠想出的賺錢點子,恐怕現在她還得天天喝隻有一點點米星的稀粥呢!
當英子住進城裏後,她就主動包攬了每天的清洗做飯的活計,按她的話說,總不能閑著對吧,哪裏想到,徐家每周二周四周六都有專門的保姆過來清掃衛生,包括飯食,徐德明的廚藝比她的高出太多了。
於是在大家的強烈抗議下,英子兩手賦閑了下來。
英子本來就是三十多歲的年紀,隻是一直在村裏待著,天天務農,因此皮膚不如同齡城裏婦女白嫩順滑,顯得有些黝黑粗糙。
不僅如此,穿衣打扮也是,按照海棠的說法,既然家裏有了錢,不能光給她買新布做新衣裳,阿媽也得給自己做新衣裳啊!
可是拗不過英子,窮慣了,也窮怕了,這錢若是金山銀山,隨處亂花也很快就會敗完的,何況不知道這新建房子得花多少錢,還是得省著點用。於是,英子還是一貫穿著帶有補丁的衣服。
對了,包括給工人提供夥食,本來英子想要單獨住在小山村,每天做一頓大鍋飯,給工匠們吃的,可是耐不住海棠和朝暉反對啊。
房子都推倒重建了,住在哪裏?每天來回奔波,就為給他們燒飯吃?多浪費時間啊!想到英子苦了一輩子了,因此把她接到城裏來,也是想著讓她放鬆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