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誌大叔”程正昌:舌尖上賺來20億美元
在路上
作者:張東亮
他是個“數學男”,因喜愛美食卻陰差陽錯開了家小餐館,如今無論在紐約曼哈頓、東京銀座或巴黎、法蘭克福,到處都能看到“熊貓快餐”的標誌,他的連鎖店有1400多家,年營業額超過10億美元,為2.1萬人提供了就業崗位。他還發誓要用中式快餐橫掃世界餐飲巨頭麥當勞、肯德基。日前,美國《福布斯》雜誌公布了2012年全美400大富豪排行榜,他的名字赫然名列榜中。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牛人,在異國他鄉是如何巧妙掘金的?
數學碩士開起小餐館
如今,程正昌在美國幾乎是個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不少剛走出校門創業的大學生,更是對他崇拜異常,稱其為白手起家的超級“勵誌大叔”。
其實,自幼喜歡美食的他從事餐飲業,是有“家族遺傳”的。程正昌出生在江蘇揚州的一個廚師家庭,老爸程明才廚藝精湛,燒得一手很好的浙江菜,曾在中國大陸、台灣和日本掌勺,早年還擔任過蔣介石的廚師。雖然從小就受到炒、煮、煎、烹、炸等傳統廚藝的良好熏陶,但程正昌起初並沒有“子承父業”直接走上開餐館、做廚師這條路。他5歲的時候離開揚州,去過台灣,13歲時移居日本,18歲再到美國。1970年,他從美國貝克大學取得的是與餐飲業“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數學學士學位,兩年後又在密蘇裏大學取得數學碩士學位。
1973年,程正昌全家移民到美國加州的帕沙迪納市(美國洛杉磯市的一個衛星城市)。怎樣謀生呢?父子倆商量再三,拿出全部積蓄在帕沙迪納市一條老街上盤了家咖啡館,經過改建,開了家名叫聚豐園的中餐館,由其父擔任主廚。
“我最初的目標,就是要做‘中餐館的麥當勞’。”程正昌說。事實上創業遠比他想象的艱辛。聚豐園開張的第一個月,生意差得不得了,營業額隻有1.2萬美元,周末也沒有幾位顧客,收入才幾百塊。“我還記得有一天,晚上8點鍾時整個餐館都是空的,一個客人都沒有,那個心情真是難過啊。突然來了兩個人,哇,你可以想象那個時候我們對客人的到來是多麼的感激。”30年前,美國比較流行烈酒。但要想經營烈酒生意,卻得花上1萬多美元買個牌照。這已經遠遠超過了當時程正昌的承受能力。到哪裏去弄呢?幸好,程正昌的父親有個叫張生的朋友,也是做這一行的,他幫程氏父子到國泰銀行去擔保。“總算是借了1萬多美金,買了一塊牌照。自從有了這張烈酒銷售牌照,我們每天的收入至少可以達到400美元。”
生意雖有轉機,但還是算不上太好,經營過程中,程正昌發現老式中餐館的經營模式太老套。“很多人做生意時以自我為中心,總認為自己喜歡的東西客人也應該喜歡。有些人隻顧鑽研菜譜、增加菜的品種,但是服務卻很‘有名’,是有名的壞,但他們自己還不覺得壞。”程正昌卻不是這樣,他說在小小的菜單上下功夫,得到的隻是一時的生意。“要俘獲美國人的胃,先要俘獲他們的心”。他認為在菜單上下功夫做出地道的美味中餐是基礎,但要想長久地發展,還要對客人真心付出,讓食客們感受到獨特的“中國式熱情”。
“我和客人的交情不一般。比如有10個人來吃飯,我會幫他們點好菜,一個人5美元,就能弄得非常豐盛。有時菜上去以後,他們吃得精光。我也不用問,就再加兩個菜,對方會很驚喜。”如果客人因為沒有座位去了別的地方,程正昌會追到停車場道歉,“很抱歉我們這麼擠,但如果您願意稍等一會兒,我可以免費送您一杯飲料。”程正昌說,很多客人即使偶然在馬路上碰到,他都能準確叫出名字,這讓對方很感激。
程正昌還精心設計,將餐館布置得簡潔雅致、中西合璧。店堂的裝修是傳統的中式風格,店內輕輕回蕩的卻是美國的流行音樂。美國人到了這裏,不僅頗有賓至如歸的感覺,還享受到了實惠。這樣堅守幾年後,生意終於有了很大起色,也逐漸地樹立起了自己的口碑。
“熊貓快餐”名震美國
聚豐園生意紅火,引起大型購物中心開發商的注意。1983年,格倫德爾一家大型購物中心的開發商找上門來,問程正昌是否願意在購物中心開一家中式快餐。程正昌答應了,在給快餐店起名時,他想到中國的國寶熊貓。正好當年中國政府送給了美國動物園兩隻大熊貓,熊貓在美國一夜之間成為明星,於是第一家熊貓快餐就此開張了。“‘熊貓快餐’一開,第一個月就賺錢了。1985年一口氣開了4個店。生意就這樣一路做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