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瀛之事已經解決,西涼國那邊可有對策?”高漸同繼續問朝臣。
“回陛下,回攝政王,西涼國此次進犯,有一強力主帥,用兵出神入化,我方好幾位將領都死於對方刀下,若無強將,不可為啊!”
老臣的一番言論,贏得了真個朝堂的附和。
“我去!”鍾心顏站在最末,在大殿上無聲的時候,特別堅定的喊出。
“心……”顏,顏字還沒有喊出來,就被鍾心顏一眼瞪了回去。
高漸同還想再說點什麼,卻因為鍾心顏的警告不敢再表達。
底下的大臣紛紛對鍾心顏的提議舉雙手讚成。
嶽將軍最後的那封信,他們之中有不少人都是知道的。
信中對鍾心顏的評價不可謂不高,要是信中的內容屬實,他們也就沒必要還為對抗西涼國的人選了。
至於男女什麼的,現在都快亡國了,誰還在乎那個!
出發之前,高漸同擋在鍾心顏的馬前,眼中的神情,複雜的能把人淹死。
“我知道對抗西涼國的事情非你莫屬!可你,走的也太堅決了。就好像留下的我,不值得你停留一樣。”
“我並無此意。”
“我知道,可也正因為知道,才覺得自己難過。心顏,我在這裏等著你,等你回來,我將放棄這裏的一切,隨你浪跡天涯。”
沒等鍾心顏發表意見,高漸同就轉身走開了。
這是高漸同第一次在鍾心顏麵前這麼硬氣,這麼不聽取意見。
鍾心顏並沒有對高漸同這次的“打臉”放在心上,似乎是默認了高漸同的說法一般。
在去往交戰區的路上,鍾心顏看了一下邊區戰士寄回來的消息,對前方交戰區的情況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西涼國的主將顧勤寧,確實是難得一見的將才。
從這些已知的戰法和布局來看,他在下一盤大棋。
至於是不是鍾心顏心中所想的那個布局,隻要去試試就知道了。
“不直接去前線了,去桐城。”
在鍾心顏的指揮之下,大軍改變了前進方向,前往桐城。
距離桐城二十裏外的地方,東康大軍和西涼大軍相遇。鍾心顏有了提前的安排,隊伍還算整齊。西涼大軍則是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隊伍慌亂了好一陣子。
顧勤寧在桐城大敗,被鍾心顏打碎了想要一次性吞並東康的野心。
計劃失敗了,知道東康過來了一個很厲害的人,顧勤寧放棄了最開始的計劃,趕緊收了心思,采用現有的優勢,和鍾心顏打開了拉鋸戰。
全麵僵持的拉鋸戰,一旦進入到這樣的情況,一時半會兒也停不了。
北方的真瀛國因為被西涼國被鍾心顏看住了,沒辦法支援他,在將領們的齊心協力之下,很快便透出敗績。高漸同趁勝追擊,親自率了一批人前往支援,三年多的時間清掃了北方的邊境線,簽訂了盟約,北方暫時和平了。
北方戰事一停,整個東康的氣氛好像都好了不少。在其他邊境線上進行騷擾的勢力也收斂了不少。
仿佛一瞬間,東康除了還在僵持的西北,就沒有其他的戰事了。
高漸同忙著教導小皇帝如何處理政事,忙著安撫國內的民眾和受災的人群,恨不得一個人分成幾個用。
鍾心顏呢,率領人數上處於劣勢的軍隊,和顧勤寧的西涼大軍對峙。
戰事打了九年,仿佛是魔咒一樣,按照一年一個城池的進度收回防線。
將邊境線推回到東康原有的版圖之後,西涼國派使臣和東康和談。
連年征戰,兩國的財政已經不堪重負,東康尤甚!
西涼的和談很快便開始進行,進行的很順利,僅十餘日,便簽訂了合約。
“鍾將軍,可惜你我各為其主,如若你我奉行同一主,蕩平天下指日可待!”
對顧勤寧的期待和惋惜,鍾心顏微微一笑,不做任何表達。
班師回朝,舉國慶賀。
上午把統兵的虎符交上,下午,鍾心顏和高漸同就如同人間蒸發了一樣。兩人的住處人去樓空,隻有過來宣旨的人,王者空蕩蕩的宅院,心裏感想未知。
京城郊外,通往東方的大路上。
“我們就這樣走了?”
“當然!小皇帝已經親政兩年了,幹得不錯,做事也很沉穩,不需要我們繼續操心了。我們已經付出了那麼多,剩下的,是我們自己的了。”
鍾心顏搖搖頭,微微一笑,好像是默認了高漸同的說法一樣。
時光易逝,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不少年歲。
帝國的記憶所剩無幾,東康的懷念卻越來越多。
何必在想著回去,何必想著死別,活著的分離,比二者難受多了。
一人一馬一包袱,款款夕陽,天下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