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國際社會熱議201 o年中國經濟走勢,主要觀點如下:
一,認為中國經濟在2010年仍將保持強勁增長。世界銀行認為,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將達到9.0%至10.0%,高於其他國際機構的普遍預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估,明年中國GDP為9%,同為金磚四國的印度、巴西和俄羅斯則分別是6.4%、3.5%及1.5%,美國僅為1.5%,歐元區則隻有0.3%。聯合國發表《2010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指出,世界經濟正在逐步走出金融危機,201 0年發展中國家將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預計中國經濟增長將高達8.8%。法國《回聲報》稱,在經濟刺激計劃、出口複蘇和消費增長拉動下,201 0年中國經濟增長將高於政府預期的8%。日本金磚四國經濟研究所代表門倉貴史稱,2010年中國可能將再次實現兩位數經濟增長。上海世博會將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加速器。摩根大通稱,201 0年中國經濟將呈現商增長、低通脹格局,估計經濟增長率將達到9.5%,CPI上漲率為3%。
二,認為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在2010年將初露端倪。美國《華爾街日報》稱,2010年,區域經濟發展、要素價格改革、開啟消費時代和以低碳方式推動的“調結構”將是未來政策調整的重點。出口與消費將起到更重要作用,私人部門投資需求開始複蘇,政府投資將逐漸減弱。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李晶稱,201 0年,中國經濟調整將以拉動內需為主。主要體現在加快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及改善居民購買能力兩方麵。為加強居民收入,政府將扶持新興產業和服務業,鼓勵民間投資來增加產品和服務附加值。在改善居民購買能力方麵,房地產的發展將會更平民化,將加大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投資。家電及汽車優惠政策將繼續,醫療及養老等民生項目將不斷完善。
三,認為2010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影響將進一步上升,總體上將發揮穩定和助推作用。美聯社稱,在中國引領下,亞洲各國在蹣跚前行的全球經濟複蘇中扮演著明星般的角色,201 0年亞洲經濟體的增長速度有望達到7%。古巴“拉美社”稱,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確立了其在世界經濟的引擎地位。雖然世界經濟仍存不確定性,但中國將依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刺激內需的措施進一步推動全球經濟的複蘇。法國《費加羅報》稱,中國經濟的活力為全球工業生產的複蘇創造了條件,也有效地讓經合組織走出衰退。《讚比亞時報》歲末發文評論稱,世界各國如忽視中國經濟作用,等於置自身於危險境地。即使像美國這樣大的經濟體也開始注意到中國的發展現象,並正在努力與中國建立更廣泛的聯係。中國正盡力幫助讚比亞融入世界經濟,中國的投資為其創造了數千個就業崗位,並幫助讚比亞生產了帶附加值的產品。
四,認為中國經濟前景仍麵臨諸多挑戰。日本《呼聲》月刊稱,中國經濟一個很大的弱點就是個人消費沒有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同時,依靠公共投資會產生國家與地方財政緊張以及財政赤字膨脹等副作用。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表示,中國消費占QDP的比重並未明顯提商,社會保障體係不健全是中國經濟再平衡需要突破的瓶頸。新加坡《聯合早報》稱,中國經濟發展麵臨新的困難因素。首先,包括美國、歐洲、亞洲等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越來越大;其次,2009年以來,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給摩擦不斷的中國對外經貿關係帶來更多負麵影響;第三,大量信貸資金因企業產能過剩轉而從實體經濟投向房地產和股市,推動了房地產價格和股市不斷上漲,造成資產泡沫化的持續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