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矚目(1 / 2)

楊鎮的進場立刻引來無數勢力的矚目,不管坐著的還是站著的,全部站起來向楊鎮行禮。

哪怕心中不情不願,隻因楊鎮文侯的身份,必須起身。

乃是身份上的懸殊,就是大名的一名七品官員遇見一名從六品官員,也要行下官之禮,這就是官高一級壓死人。

一個皇朝使臣如果來到下屬王朝,王朝文武百官都要步行前去恭迎,王朝帝王要到宮門外接見,還必須身穿該皇朝官服 ,不然屬於僭越。

此前有個皇朝禮部尚書去下屬王朝,有個王朝皇帝親自前往國境線上迎接,更是不得在上使麵前自稱為朕,而且每年皇朝皇帝壽辰,必須身穿皇朝所賜朝服對都城方向叩拜,恭祝萬壽無疆。

王朝皇帝、太子的冊封都會由皇朝來頒發詔書,而皇朝同樣也會受到帝朝的掣肘,隻有帝朝和天朝能保持國家大權的完整。

帝朝和天朝已經是大陸上最頂級的勢力,這片大陸加起來隻有四大天朝,帝朝雖然疆域和勢力比不上天朝,不過舉傾朝之力還是能給天朝帶來不小的威脅,能達到帝朝的沒有一個是弱國,隻存在大國和小國之分。

而宗門並沒有運朝的嚴謹,不會幹涉下屬王朝的內政,不過會在王朝都城設立監察堂,設置兩名監察長老,監督該國軍政及外交。

楊鎮身為文院的文侯,而文院即使是天朝也要禮讓三分的存在,自然身份不會低,隻是誰也不知道,文院的文侯爵位有多大,隻知道哪怕是天朝的官員見到楊鎮也要以禮相待。

天朝官員都要如此,又何況在座的王朝世家,楊鎮並沒有官職在身,文院也屬於中立的勢力,在座的眾人因此不用行跪拜大禮。

看到這麼多勢力都給自己行禮,楊鎮這才感受到來自文院的能量,相距萬裏之遙,卻使得以前自己都需抬頭仰望的勢力,此時全都低下頭向自己行禮,這就是儒學的力量,已經深入人心。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文化就以潛移默化,影響人們的思想和生活,哪怕你敢詆毀天朝的天帝,卻很少會有人詆毀儒學的聖人,朝廷治理天下,是從天下人身上剝削來資源來壯大自己,而聖人卻主張以仁來治理天下。

要求讀書人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人與人之間能夠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這也就是為何自古以來,王朝興衰更替,而儒學卻一直興盛的原因。

擂台此刻早已清理幹淨,四周的觀戰台坐了不少人,楊鎮一掃而去,足足有數百人之多,還陸陸續續還有不少人正在找自己的位置,劉家的族長劉墨林端坐在觀戰席上的最前麵,看到楊鎮看過來,微微一笑。

看台的最前方不少族長已經落座,楊家的四位長老也安坐在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