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靈機一動。
“這位夫人由京城而來,很想見識下金陵的風物。”
華夫人走過來,一臉淡漠之色,顯然對眼前的一切全然不感興趣。
“原來是這樣。”
老鴰叔的聲音似乎有些失望。
“想看金陵土產的話,應當去林掌櫃那邊才對。三小姐忘了麼,咱們這兒可全是南洋海貨。”
琉璃一時語塞。
華夫人卻開口了。
“雖然金陵沒有入海口,卻是市舶司所在地,轄管東南九省的海貿。海貨不正是金陵的著名風物之一?”
老鴰叔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說得正是!請進,請進!”
店鋪裏的貨物仍如琉璃記憶中那樣琳琅滿目。
從寶石、犀角、象牙到香料和染料,各種貨品一應俱全,就像從南洋搬了座島嶼回來。
就連華夫人,也露出了讚許之色。
“怎麼不見王掌櫃?是在後麵與表少爺盤帳嗎?”
琉璃還記得,王掌櫃事必躬親,每日都會在櫃台親迎客人。
也許少了掌櫃的監督,櫃台前的幾個夥計明顯有些疲懶。
其中一個,居然拿著雞毛撣子去撣那方玳瑁桌屏。
又有兩個正在向客人解說,其中一個把渤泥國說成了南渤利,另一個又把石塘的硨磲報錯了年歲。
琉璃看在眼裏,隻是暗暗搖頭。
老鴰叔的拐棍猛然一拄。
“王掌櫃這兩天身體不適,回家歇息了。”
琉璃正要慰問兩句,突然聽見“啪”的一聲。
一個夥計把手中的木匣重重地放到櫃台上。
些許粉塵揚起,空氣中立刻充滿了辛辣的氣息。
“手腳放輕點!”
老鴰叔的拐棍篤了兩下。
“要是灑出一點來,你這個月就隻當白幹了!”
“那裏麵裝的是胡椒麼?”
琉璃好奇地抽抽鼻子,卻覺得氣味不對。
老鴰叔苦笑一聲。
“三小姐,你這還隻當是四五年前的行情哪。如今就算真臘國最上等的白胡椒,一斤也就值一百文。”
琉璃大吃一驚。
她印象裏,普通的黑胡椒一斤就要三兩銀子。
白胡椒還要等胡椒果實完全成熟,去皮留籽細磨成粉。更耗人力,價格也更貴。
想不到三年閉門不出,原來市價竟跌得這樣厲害。
老鴰叔走過去,從木匣裏拿出個白瓷小瓶。
“三小姐請看,這是咱家現在當家的寶貝。”
他拔出瓶塞,小心翼翼地朝琉璃攤開的手心裏倒出一點點粉末。
琉璃看著掌心裏那一點紅豔豔的粉末,忍不住輕吹一口氣。
一下子口鼻眼睛都火辣辣起來,連打了好幾個噴嚏,眼淚也飆了出來。
“這不是辣枚嗎?”
華夫人以袖遮麵,眼圈卻已泛紅。
“不愧是京城來的夫人,真是見多識廣。”
老鴰叔豎起了大拇指。
“我聽太醫說過,辣枚性辣又燥熱,最能祛濕惡寒邪。”
華夫人淡淡地說,徑直從匣子裏另取了一隻瓶子把玩。
“去年立冬時,我們府裏也拿辣枚煎了藥湯潑地。不過都是剪成小段,像這樣磨成粉的倒還未見過。”
聽到潑地兩字,老鴰叔的嘴角抽搐了一下。
琉璃也很好奇:“老鴰叔,這辣枚比胡椒貴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