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一邊想,一邊伸手把兩個丫鬟拉起來。
“不記得就不記得吧,也不是什麼大事,怎麼嚇成這樣?”
美景睜著一雙淚眼,驚疑不定地看著琉璃。
“小姐,你真的不是怪我?”
“或許真是你家公子爺忘記提了。”
琉璃掩著嘴又咳了兩聲,聽著就有些哀怨。
美景連忙又替主人解釋:
“不不,公子爺對小姐可上心哪!愛吃什麼,慣用什麼,茶要第三泡菜肯喝,這些都是他一一講來,令奴婢們記住的。”
說著又要跪下去。
“都怪奴婢糊塗,一點小事都記不住。”
“那就將功補過,重新燉個我能喝的來吧。”
琉璃趕緊拉住她,又指指地上的一片狼藉。
“這裏也趕緊打掃了。”
兩個丫鬟連聲應了。花好就去取笤帚簸箕,美景正要出去,又被琉璃叫住。
“等等。”
“小姐還有什麼吩咐?”
“這麼急著去做甚?我既不愛吃雪梨,你又知道我到底愛吃什麼梨嗎?”
“請小姐明示!無論愛吃什麼梨,奴婢都會想辦法做給小姐吃。”
“我愛吃的要做來倒也容易。”
琉璃微微一笑。
“天下梨果的品種雖多,什麼鴨梨、雪梨、香梨、脆梨,卻甜不過碭山酥梨。”
碭山就在徽州境內,山上所結的酥梨個頭不大,卻特別香甜,生吃熟食兩相宜,對止咳平喘,滋陰降火尤其好。
“就要今年結的碭山梨,取兩個白皮酥色的,對半剖了,把當中的梨核去掉。再把磨成細粉的川貝填入梨核的空裏。用銀碗盛了,周圍疊放一圈冰糖。記住,是冰糖,不是別的。”
美景聽著都一一應了。
“然後用文火隔水燉上六個時辰,直到梨肉酥爛化為梨汁,再用細紗布把渣滓濾淨。最後加一點甘草汁在裏麵調勻了。”
最後她又特地強調了一遍:
“梨要碭山酥梨中的白皮酥,今年結果的才鮮。個頭不可過大,拳頭大小就好。貝母要四川的,甘草要河西的,冰糖要雪花洋片的,可都記住了?”
她這一連串說完,別說美景聽得戰戰兢兢,就連她自己也覺得實在太挑剔了。
其實碭山就在徽州,不過因為酥梨多汁,所以運送起來最怕磕碰。
稍遠些的地方,能運到的酥梨都是在冰窖裏凍硬了,捆著稻草趁冬天運去的。
眼下這個時節,能吃到今年結果的碭山酥梨,天下隻有三個地方。
碭山附近。
京城。
金陵。
琉璃記得小時候聽老爹說過一個故事。
當年,穆帝還是皇子時受封金陵。
穆帝好吃碭山酥梨,不過那時候金陵也隻有凍梨可吃。
堂堂皇子為了吃一口鮮果,找了個借口跑到碭山上。咬了一口,驚為仙果,親自賜了十個字給碭山梨:
“果中甘露子,藥中聖醍醐”。
後來穆帝重整山河,一統天下,在京城皇宮裏仍然念念不忘碭山梨。
於是每年都會有一批貢果送入宮中。
穆帝卻仍然不滿足,說凍梨的滋味不抵鮮梨十分之一。
於是徽州官員聯通皇商絞盡腦汁,花了好幾年功夫,終於在京城種活了碭山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