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人比人,氣死人(1 / 2)

其中來自內侍監的可靠版本是這樣的:

當時酒過三巡,通玄先生自謙量窄不能再飲,不過有一個弟子能喝一鬥,於是天子興致勃勃地要召那弟子入宮。哪知還不等小黃門通傳出去,通玄先生已從撕下一片衣服,蘸了酒水在碎布片上畫了道符籙,拋起來吹口氣道:“去!速請童子來!”

就像有一股別人感覺不到的風吹著那碎布片一轉眼便從殿中消失了。不過眨眼功夫,殿簷上竟飛下一個人影,落地卻是一個眉清目秀的小道童,看模樣隻得十五六歲,白衫青褲手抱拂塵,拜謁時禮數周全氣質優雅,看上去就像壁畫上的仙童。天子喜不自勝,便喚他到自己腳邊來坐。這道童卻道弟子理應在一旁伺候,便規規矩矩站在一旁,不說話時也如玉雕般可愛。天子越看越歡喜,便命賜酒。這道童也不推辭,舉觴便飲,竟真的一氣飲了一鬥。

天子讓他再飲,通玄先生卻道不可不可,再飲就會讓聖上看笑話了。天子哪裏肯依,親自持酒去灌。道童又喝了幾口,突然一股瓊漿自他頭頂噴湧而出,原本束在發心的道冠也被酒水衝落跌在地上,隻聽哐當一聲,那頂小小的道冠竟化作了一個金榼。再定睛看時,道童已不知去向。後來著人來量,這金榼恰能裝酒一鬥,還有人認出這正是宮中某處的金榼,於是通玄先生的神通廣大就更為人傳頌了。

琉璃小時也隻當神話,長大些後聽說習武之人如果內力深厚就能將才飲下的酒從體內逼出。

於是也明白了當初為何天子用毒酒試通玄先生也屢遭挫敗。

“拋碎布用的不過是暗器手法,或者那道童根本就在簷上伏著。至於飛簷走壁的輕功那就更尋常了。”寶瓶也這樣認為。

無論是武功還是道法,總之這小道童裴劍心接替其師伴駕數年,從東都到西京一向聖眷不衰。他雖未能如士尹諳那樣以道士身份在朝為官,卻是興慶宮合煉院內不可或缺的人才,專職為天子整理四海搜集來的丹藥秘方。雖然沒有俸祿,待遇之優厚也足以讓他在興業坊置了一座宅院,也有錦衣玉食,也有健仆美婢,出入時街坊相見都要尊稱一聲裴先生。

提及這裏,琉璃與寶瓶不約而同瞟了圓海一眼,又不約而同搖頭歎道:“人比人,可不就氣死人麼。”

圓海對自己化緣為生的日子倒不以為恥:“一粥一飯,都是機緣,你們看我是在乞食,豈知我是為日後佛陀接引眾生渡過生死海在度化有緣人哩。君不見,粗茶淡飯,果腹即可結緣;錦衣玉食,可憐一命嗚呼?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寶瓶從桌上拈了顆果子放進嘴裏,搖頭道:“這葡萄真酸,真酸!”

“眼下才六月,這分明是櫻桃好麼。”琉璃提醒道,“下回你要想用那西域極西處的寓言借喻,不如說狐狸二字。”

“哪裏有狐狸?”

“眼下雖看不見,沒準你大叫一聲狐狸,便有極俊俏的狐郎君現身了。”琉璃說,眾所周知狐仙都愛隱身,除非被人叫破才會扭扭捏捏掩著尾巴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