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終於從書頁中找到了那個傳說。
有關靈衛與所謂南蠻邪術的傳說。
很久以前,碧陽川的兩岸都是重巒疊嶂的群山,每座山巒的名字都曲盡其妙,教人一聽就能知道山的形狀、特產或是某個曆史典故。
山上廣植桃李,花開時蔽住山道令人迷失的那一座是歧山;
寸草不生,遍地砂石的那一座是胡射之山,顯然這個名字是許多年前某個獵戶用來告誡子孫後代不要白費力氣的。
最好的一座則是孟子之山。這是一座相當秀麗豐饒的寶山,也是碧陽川的源頭。
蔥蘢的樹木為鳥獸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庇護,也為人提供了寶貴的木材。梓木可以用來建造宮室,桐木則是製琴師的最愛,每年都會有一些上等的樹木被砍倒,再由碧陽之水運送到北方的碼頭去。
不知何時起,山腳下的住戶越來越多,又吸引了逐利而來的商賈,竟終於巍然成市。
鄰近諸國的達官貴人則愛春夏時滿山桃李芬芳、百卉齊馨,又愛它山景深秀,兼有大小三十二瀑布的奇觀,紛紛在山上營造宮室作為避暑之地。早在一千年前,孟子之山就被冠以名山之銜。相形之下,與它比鄰的跂踵之山就像一個不招人疼愛的小兄弟,盡管幅員還要遼闊一些,山勢還要雄壯一些,卻向來為世人遺忘。
大約在三百年前,有個倒黴的人——傳說是個破落的世家子弟,窮得沒了活路所以鬥膽上跂踵之山去碰運氣。眾所周知,這座惡山寸草不生卻出產美玉。如果能僥幸從神出鬼沒的大蛇嘴裏逃生,帶回一兩對玉璧倒也足夠一家老小過活了,如果眼光利、手氣好,開出上等的美玉就不愁不能東山再起了。這個倒黴的世家子弟抱著這樣的念頭,帶了三四個忠實的奴隸跑進山去。過了十來天,他終於跌跌撞撞地出現在山腳下,身上衣衫盡成寸縷,隨處都能看見被山石或是野獸所傷的創痕。與他同去的奴隸都丟了性命,他自己也隻剩下半條命,雙手卻牢牢地抱著一塊石碑,嘴裏瘋瘋顛顛地說這是他從山上深澤裏挖出來的寶貝。為他醫治的大夫發現這塊碑看似石刻,卻輕如鴻羽,摸起來沁涼入骨,其質非金非石非玉竟是前所未見。碑上字曲如蚓,卻沒有人認得。這塊奇碑最後層層呈遞上去,最後落到前朝女帝手中。彼時正是前朝史上最睿智的昭穆女帝在位,她很快認出碑上所刻的是已經失傳的上古媧文,於是發現這段碑文竟是傳說中的帝江歸來讖。
在隻有傳說才能追溯的古老年代,神州與大荒還沒有被四海撕裂,諸神與他們所創造出來生靈同住在廣袤的盤古大陸上。那是一段漫長而美好的時光,直到諸神背棄了自己的使命,忘記了對子民應有的憐憫。諸神戰爭總共進行了九萬七千多個日夜,直到大神女媧將沉睡在混沌中的帝江召喚出來,利用混沌之神的神秘力量取得勝利。然而女媧一係的勝利相當短暫,因為被喚醒的帝江很快就擺脫一切束縛,掌控了天地六合。在帝江的時代,神道湮滅而邪術肆虐,大地和生靈所遭受的磨難無法用筆墨形容。不知道過了多少個一千年,帝江終於被諸神聯手再度封印,諸神也因為自己造成的浩劫而深深懺悔,於是相繼隱居昆侖。唯有日神羲和與月神常羲不忍離去,這對仁慈的姐妹便留在頂空照拂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