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有緣萬裏來相會(1 / 1)

這實在不是一個讓人心情愉快的故事,陳素趴在副駕位和主駕位中間的平台上,聽得淚流滿麵。她本是孤兒,感同身受四個有過之而無不及。

潘悟良剛開始還想嘲笑唐心圓來著,聽到後來,居然也淚花湧動。他不能不能想到自己迷離的身世和一直獨居的母親,父親二字對他而言,似乎都隻是作為一個名詞存在。

唐心圓長長的抽噎了一聲後,趴到座位上,果斷睡過去了。

潘悟良愣了一會神,望著一直流淚的陳素,他抽了兩張紙巾塞進她手裏,見她胡亂擦臉,他突然說:“你能陪我走走嗎?”

不等她反應,他就合上後車門折身走到副駕位前拉開了車門。

陳素默默的下了車。

江風吹來,骨頭都在哆嗦。陳素是習武之人,倒也經寒。潘悟良沿著江堤走了十來步後,就開始深深的後悔自己的提議,真是冷死個人,這會就應該坐在車裏黯然神傷才是正確的選擇嘛。

“你冷嗎?”他沒話找話。

“不冷。”陳素清冽冽的聲音在這裏寒冷的夜裏顯得特別應景。

潘悟良抱著臂,想著在一個女孩子麵前喊冷總是慫了點,於是便隻好逞強站著。

陳素還是第一次單獨和一個男子呆在一起,無論這個時代的社會風氣多麼開放。在她那一世,未婚女子與未婚男子單獨呆在一起總是要受到世俗及輿論的譴責。也因此,這樣的第一次讓她內心戰栗不已。

女俠也有一顆少女心。

“你想你父母嗎?”久久的沉默後,潘悟良終於覺得該說點什麼,一開口他就恨不得咬自己舌頭。陳素是異世之人,聽唐心圓說過她父母早逝。

陳素順著江堤慢慢坐下,臉上的淚痕還沒幹透,他這一問,又觸動她內心的柔軟處。淚順著眼角又往下淌,所幸側著臉路燈也照不全,倒也不至於那麼丟人。

“我自幼父母雙亡,其實對他們的模樣,我也記不甚清晰。隻是記得年幼時,見了別人家的父母牽著自己孩子的小手,心裏總是有所期待,總想有一天,也許我的父母會回來。後來,師父找到了我,我便跟著他一起雲遊四海。師父是個遠離塵世的人,做不來親昵的舉動。多數時候,他都是嚴格教我習藝。閑暇之時,偶爾與我對棋。我懂事之後,漸漸明白,這一生我永遠不會再見到我的父母了,他們去的世界我百年之後也會去。隻是我現在還活著,想起來總會很遺憾,師父說,人生之事總難十全。可是……”她轉頭看潘悟良,遠遠的路燈照在她的臉上,臉上的淚痕依舊未幹,她低聲說:“我會想他們。”

陳素說想他們這幾個字時,顯得平靜,這份平靜讓人感覺到深切的悲傷。

潘悟良坐在她旁邊,風依舊那樣冷,他的心無端就被狠狠的觸動了。即使唐心圓哭得撕心裂肺,他本能的反應也隻是趕緊讓她停下來別再嚎了。身邊這個女孩,來曆神奇,兩個人本就不是一世之人。從今天往前,他對她的認識也就是僅限認識她而已。

就在這一刻,他卻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他想要保護她,想要牽著她的手讓她感受這世上她並不是一個人。這個想法跳出來後,潘悟良直接被自己駭倒了。

在他二十幾年的人生曆程中,他一直用一種輕鬆的,不正經的姿態麵對生活,麵對人際關係。不管遇到什麼人,什麼困難,他都沒有改變過他一早建立起來的生活理念。甚至到了今天,他真的以為他就是這樣一個麵對生活壓力依然能夠保持著沒心沒肺過日子的人。

“你父母待你可好?”陳素淡淡問他。

潘悟良慌亂的轉頭看著遠處的漁火,牛頭不對馬嘴的說:“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念完後,他又幹笑兩聲,道:“嗯,這詩真不錯,果然有意境。”

陳素呆了一下,然後擊掌,“妙哉,我原以為隻有我師父有此才情。想不到,你亦滿腹才華,出口成章。”

潘悟良瀑布汗,這首著名的《楓橋夜泊》什麼時候變成自己寫的了,他要有那才情,還上什麼班呐,敲起鍵盤碼起字,指不定早就超越韓寒、小四,直奔作協弄個作家的身份就夠享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