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民間傳統手工藝術在新農村活動中的繼承與傳揚
藝術之窗
作者:包禮輝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傳統手工藝術漸漸沒落,開始向邊緣化發展,有的甚至隻存在偏遠山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僅要注重物質建設,更要抓緊精神建設,促進傳統手工藝術的繼承和發揚。本文通過分析當前的傳統手工藝術嚴峻形勢,提出在新農村活動中繼承發揚手工藝術的建設性意見,以期能夠對傳統手工藝術的發展起到積極地作用。
關鍵詞:傳統手工藝術;新農村;繼承
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術是經由幾千年曆史的千錘百煉而愈加閃動著光亮的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是我國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家耳熟能詳的手工藝術,諸如陶瓷工藝,織造工藝,染繡工藝,雕刻工藝,具體到泥塑,皮影,風箏,窗花,刺繡,涉及到多個行業,不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一席之地,同時也是大家饋贈友人的常選之物。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手工藝術逐漸被人們所遺忘,取而代之的是件件機器製造的標準劃一的工藝品。
一、傳統民間手工藝術在新農村中麵臨的現狀與產生原因
(一)社會對民間傳統手工藝術重要性認識不足
在現代“快餐文化”和利益至上的功利思潮的影響下,社會對民間傳統手工藝術的認識性逐漸單薄,淡出人們的視線。一是由於傳統手工藝術操作簡單,一把剪刀,一支毛筆,一把刻刀等都可以完成一件藝術品,吸引力不強,沒有所謂的秘訣深藏其中,在現代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不占有任何優勢。二是由於隻關注挖掘出來的手工藝術能帶來多少利潤,產生多少經濟效益,而忽視對手工藝術的發展與創新,即使傳統手工藝術得以繼承,由於人們單方麵認為其最終會被取代,而消極應對,最終導致手工藝的湮滅。
(二)現代生活方式對傳統藝術的衝突
當前社會處於市場經濟體製下的文化市場,受到各種思潮的強烈衝擊,同時外來文化的影響和舶來品的出現,導致傳統手工藝品被追求時尚、鍾情現代藝術的青年一代棄如敝履。而同時市場經濟也令各級政府對待開發傳統文化的價值尺度陷入一個怪圈——哪種藝術帶來的利潤多,我們就大力推廣哪一個,哪一個知之甚少,就直接置之不理,任由其自生自滅。這就導致某一種傳統文化藝術被過分開發,似乎一時間大街小巷到處都充斥著他的影子,從而讓人們產生審美疲勞,民間藝術也隨之變得廉價。
(三)民間傳統手工藝術傳承受限
一是傳承人員受限。一方麵,在民間傳統手工藝術的形成過程中,通常這一技藝隻存在於某一特定地域和固定人群之中,諸如師徒等,尤其是一些較為複雜民間傳統手工藝術,基本上都是隻掌握在少數技藝高超的能人巧匠手裏。另一方麵由於農村發展緩慢,經濟落後,很多農村青年大多選擇外出務工,傳統手工技藝的傳承人員選擇性不多。二是傳承方式受限。不少民間藝人文化程度不高,很少能著書立說,絕大多數以口傳心授的方式來一代一代傳揚下去。三是傳承時間受限。有些傳統手工技藝學習的難度係數高、耗費時間長、收入卻與努力不成正比甚至是反比,諸如刺繡、剪紙、雕刻絕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學會,有些甚至要求學習者擁有某項天賦,這也是很多年輕人望而卻步的原因。無人想學,無人願學,無人堅持學,這就使一些民間傳統手工藝術的繼承和傳揚陷入後繼無人的困境,著實令人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