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近代江西農村經濟問題的研究動態(1 / 2)

近代江西農村經濟問題的研究動態

經法縱覽

作者:彭慶鴻

摘 要:江西是農業大省,農村經濟在全省地位很高。隨著學界對近代江西轉型研究的深入,近代江西農村經濟問題研究也逐漸成為區域經濟研究的熱點之一。關於這一問題的研究,學術界取得很大成果,主要集中於六個方麵,但也存在其不足,仍需加強、改進。

關鍵詞:近代江西農村經濟、研究現狀、評述

一、研究現狀分析

1. 關於近代江西農村經濟的整體研究方麵。這方麵的研究起步比較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萬振凡、吳小衛著《近代江西經濟研究》,係統的探討了江西農村經濟發展的曆程、近代的江西農業生產、近代江西農業科技發展、近代江西農業的賦稅、近代江西農業發展的手工業、近代農村階級關係的演變、近代農業的自然災害、近代江西農村商品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多個層次的問題。

2. 關於近代江西農、副產品貿易的研究。這方麵研究的主要學者有萬振凡、胡水鳳、吳贅、周海華等人。萬振凡、吳小衛著《近代江西經濟研究》對這一問題也有所涉及,探討了農產品的貿易,對農產品的貿易量、商品率、農產品市場等具體問題進行了分析,最後對其商品率的原因進行了分析。胡水鳳對近代江西茶葉、夏布兩種農產品進行了一個研究,探討了江西種茶麵積的變化、茶產量的增減、茶價格的變化及夏布的生產和銷售等具體問題。關於江西茶業研究,比較重要的還有周付華的研究,他從中長時段出發對九江開埠後,九江茶市進行了研究,分析了九江開埠後帶來的九江茶市的發展與衰落。吳贅、周海華等對近代江西漁業進行了研究。吳贅重點探討了民國時期,鄱陽湖湖區的漁業發展變遷以及鄱陽湖漁業發展與地方經濟、社會、政治的關係。周海華則主要對江西的漁業進行了簡單的述論,包括主要漁場分類及其區域、捕魚方法、魚產量的加工與貿易。此外,許金華還對近代江西的木材的外銷進行了初探,分析了江西木材的外銷情況。學界關於這方麵的研究成果較多,但主要仍集中在茶葉、漁業的研究上。

3. 關於近代江西農村市場的研究。主要的代表性學者有謝廬明、孫桂珍、遊海華、白沙、萬振凡等。謝廬明研究的重點在贛南,對明清贛南地區農村墟市的興起、發展、特點以及與地方社會經濟變遷關係進行了研究,也探討了清代時期贛南地區獨特的廟會市場、客家文化影響下的贛南農村市場,對贛南廟會市場的地域分布以及客家文化中的廟會、習俗在贛南農村市場中起的整合作用進行了分析。孫桂芳通過對江西農村的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分析江西近代農村市場的嬗變過程、市場體係的特點,得出江西農村市場呈現出商品量及規模增大、市場網絡日益形成並逐步完善、商品市場結構開始由傳統向近代轉型、土地市場形成、供求關係及競爭機製發育並其作用的一種複雜態勢。遊海華則主要研究了贛閩粵邊區的市場及市場網絡的傳承與嬗變。白沙、萬振凡分析了農村集市的發展,得出民國時期的農村集市設施普遍增加、規模擴大、周期變短、布局日益合理,並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4. 關於20世紀30年代江西鄉村建設的研究。這方麵研究是近代江西農村研究的熱點之一,主要研究學者有溫銳、魏本權、曾誌文、吳小彬等。溫銳分析了近代贛閩邊區的傳統鄉村民間借債、抗日戰爭時期沿海人口、企業的入遷等因素對這一地區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魏本權則分析了1931至1949年江西農村的合作運動,江西農村合作運動是農村建設運動的主要內容。它擔負著江西農村經濟自治和社會自治的雙重功能,是江西農村近代化的重要嚐試和努力。經費的不足、理念的背離、環境的惡化製約了江西農村合作運動的開展。曾誌文、吳小彬的碩士論文都把研究重點放在了民國時期的江西農村建設上來,曾誌文分析了20世紀30年代的江西嚴重的經濟危機和江西地方政府在危機預防、危機應急、危機的恢複等機製;吳小彬則分析了20世紀30年代的江西出現的嚴重“三農問題”以及針對這一問題江西地方政府為此開展的農村合作運動、設立省農業院、建立農村實驗區等一係列措施。曾、吳二者的研究具有許多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