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羅夫是個底層聖殿騎士。對於這個組織的核心秘密他並不知道。不過對於聖殿騎士團的概況他還是清楚的。
聖殿騎士團名義上是位於米諾北大陸的新教教廷的守護組織。他們發展成員也都是以傳教為掩護的。聖殿騎士團這個組織起源於宗教改革時期。
早在蒙昧時代,各大陸上早期的城邦國家都是以部落聯盟為基礎,然後開始建立具有防禦性的要塞和民眾聚居點。隨後這些要塞和聚居點又發展為城市。那時候的國家就是單一的城邦,城主就是即國王。
隨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裏,在以城邦為主體的戰爭中,原始宗教完成了信仰和宗教體係的建立。中央大陸西方的歐拉地區和米諾南北兩塊大陸之上,在與原始宗教的鬥爭融合之中,光明聖教完成了華麗轉身,成立了教廷。
在光明聖教的發源地——洛斯,第一任教皇登基。從名義上各國的國王均向教皇稱臣。掌握了宗教神權的教廷開始了長達數千年的宗教統治——史稱“黑暗的中世紀”。
後來在米諾北大陸最早出現了反抗光明聖教的的宗教改革運動,一部分光明聖教的主教和大主教在卡薩擁立了新教教宗,成立了宗教改革委員會。新教教統很快就在米諾北大陸廣為傳播,教廷勢力全麵退出了米諾北大陸。隨後新教和光明聖教在米諾南大陸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聖殿騎士團出現了。在與光明聖教的護教團體十字軍的戰爭中,一部分實力強大的源修強者屢建奇功。被教宗冊封為聖殿騎士,隨後形成了聖殿騎士團。
最終在多科爾新教教宗與聖教教皇簽署了和解協議,雖然名義上二者皆供奉光之主神為唯一真神,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光明聖教分裂了。
多科爾和解協議簽署之後,光明聖教的宗教統治在歐拉地區也出現了動搖,光明聖教不得不開始改革,不再插手各國的世俗事務,專注於傳教和穩固信眾基礎。各國國王的權力不再受到神權的限製。隨著“黑暗中世紀”正式結束蒙昧時代也隨之結束。西方世界率先進入英雄時代。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聖殿騎士團和十字軍同樣達成了和解,最終合並組建了新的聖殿騎士團。這些源修強者與新舊兩大教派的分裂不同,真正的融合為一體了。他們對外宣稱尊奉光之主神,不論新教舊教統一受到他們的保護。
淩銳對博羅夫的這部分記憶的梳理很快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光之主神!
這位神祗同樣是亞特蘭蒂斯人的神明。而且非常特別的是光之主神是亞特蘭蒂斯人來到這個星球之前就已經開始尊奉的神明了。根據伊爾塔梅蘭所留下的信息,亞特蘭蒂斯文明後期,各種叛神和瀆神思想盛行,事實上光之主神已經放棄了這些曾經被他庇佑過的人類。而亞特蘭蒂斯人也開始皈依新的神明——父神。
“……父神告訴我,該怎麼去做才能保住亞特蘭蒂斯文明的傳承,同樣也告訴了我,會有個領路人在我們的文明消亡之後來到我的祭殿。”
當初伊爾塔梅蘭的話語在淩銳腦海裏再次浮現。
父神和光之主神以及聖殿騎士團之間到底存在著什麼秘密,這些都還是未解之謎。但很明顯他們之間是有著必然的聯係的。
聖殿騎士團的組織共分三級,最底層的是聖殿騎士,他們都是各地的源修強者,達到了一定等級之後自然就會有人來找他們,吸引他們加入。而且據博羅夫的記憶,還從來沒聽說過有誰拒絕過聖殿騎士團的邀請。在西方世界的源修者中,能成為一個聖殿騎士絕對是無上的榮耀。
而進入聖殿騎士團之後,他們是歸屬三大聖殿管理的。宙斯聖殿、波塞冬聖殿、哈迪斯聖殿。三大聖殿各自管轄著四宮,統合起來就是十二宮。十二宮是以是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室女、天秤、天蠍、人馬、摩羯、寶瓶和雙魚十二星座命名的。每宮各有正副兩位宮使。
至於在三大聖殿之上聽說還有一個長老會。不過這些情況就不是博羅夫這樣的底層聖殿騎士能夠知道的了。
雖然有用的信息並不多,但是對於淩銳來說,這也算揭開了仇敵的一層麵紗。至少他了解了各宮的實力都差不多,類似博羅夫這種級別的高手,每個宮大概有三到四人。其餘的都是些騎士侍從、預備騎士、見習騎士。人數大概每宮數十人。
而淩銳這個級別的,連進入聖殿騎士團當騎士侍從都不夠資格。這也更讓他堅定了韜光養晦絕不輕易冒頭的低調策略。
對於事發現場的勘察,東皇守護和聖殿騎士團兩方麵是同時進行的,他們派去調查的人調查的時候雖然沒在一起,但對方做了什麼他們都看在眼裏。所以基本上可以排除趁著調查的機會毀滅證據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