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上海的美食,不能不說說上海傳統的餐飲文化。上海傳統的餐飲文化可以用兩個字概括——“考究”。從就餐環境到就餐工具,從原料火候到菜色菜品,無一不考究。你根本不必擔心在偌大的上海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美食,集中在繁華商業區的幾大美食街,很輕易地就能讓吃貨們將上海之旅變成美食之旅。何況,上海本身就是一個口福齊天的城市!
吃貨美食攻略
旅遊達人們說:來上海可以不逛,但不可以不吃。
上海除了自然景色欠缺外,交通、娛樂、購物,餐飲方麵都足夠豐富多彩。不管你是囊中羞澀還是富足,都能在上海找到適合自己的樂子。特別是餐飲,上海市一個海納百川的城市,不但中國幾乎所有的菜係都彙聚上海,世界各地的異域風味也都能在上海覓到蹤跡,融會中西精華而又別具韻味的本幫菜更是不可不嚐。上海本地的各類風味快餐花費不高卻能大快朵頤。
屬於,每一個來上海旅遊的人都能在這裏找到屬於自己的美食。有錢的吃金茂自助,或去小紅樓吃西餐,囊中羞澀的就嚐嚐地方小吃,味道都很不錯!排骨年糕,南翔小籠包,小楊生煎……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其實在上海不用刻意尋找,隨便溜達著就能遇到一家家人氣興旺的餐店。走進去,隻要自己肚子夠大,就能體驗著這樣那樣的美味直到心滿意足。
小楊生煎:上海小楊生煎
生煎饅頭可以說是土生土長的上海點心,據說已經有上百年的曆史了。甚至有上海的朋友這樣說:“阿拉等情人超過5分鍾,就要發幾句牢騷了,但等生煎饅頭就沒有問題。”可見上海人對生煎的喜愛。生煎做出來是底部色金黃,硬香帶脆,一口咬下去,肉汁裏裹著肉香,油香,蔥香,芝麻香噴薄而出。味道堪稱一絕。說到上海灘的生煎,不能不提的當然就是小楊生煎,小楊生煎開業年頭不長,名氣卻很大,吳江路店夜裏9點還要排隊等位,可見生意多火。生煎和牛肉粉絲湯是每次的“標準”件——一個皮薄、肉鮮、湯多,一個鮮美濃鬱,叫人欲罷不能。
南翔小饅頭
南翔小籠饅頭又叫南翔小籠包,是上海郊區南翔鎮的傳統名小吃,已有100多年曆史。該品素以皮薄、餡多、鹵重、味鮮而聞名,是深受國內外顧客歡迎的風味小吃之一。蒸熟後的小籠饅頭,小巧玲瓏,形似寶塔,呈半透明壯,晶瑩透黃,一咬一包湯,滿口生津,滋味鮮美。如果吃時佐以薑絲、香醋、配上一碗蛋絲湯,其味更佳。南翔小籠饅頭的餡心還可以隨季節變化而變化。初夏加蝦仁,秋季加蟹肉、蟹黃、蟹油。豫園商場內的南翔饅頭,是豫園商場有名的風味小吃之一。
蟹殼黃:上海蟹殼黃
蟹殼黃因其形圓色黃似蟹殼而得名。蟹殼黃是用油酥加酵麵作坯,先製成扁圓形小餅,外沾一層芝麻,貼在烘爐壁上烘烤而成。此餅味美鹹甜適口,皮酥香脆。有人寫詩讚它“未見餅家先聞香,入口酥皮紛紛下”。蟹殼黃的餡心有鹹、甜兩種。鹹味的有蔥油、鮮肉、蟹粉、蝦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棗泥等品種。該品以上海石門一路威海衛路口的吳宛餅家製作的為最佳。
小紹興雞粥
小紹興雞粥就是用雞湯原汁燒煮成的粳米粥,配以雞肉和各種作料的一種小吃。吃雞粥時,將煮熟的雞切成3厘米長0.6厘米寬的塊,裝盤,雞粥盛入碗內,加上蔥、薑末和雞油,一同上桌。此時,雞粥黃中帶綠,雞肉色白光亮,令人賞心悅目,食欲大增。品嚐時,雞粥粘韌滑溜,鮮香入味,雞肉細嫩爽口,營養豐富,越吃越香。
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是上海一種經濟實惠、獨具風味的小吃,已有50多年曆史。上海有兩家著名的排骨年糕——“小常州”和“鮮得來”。曙光飲食店的“小常州”排骨年糕肉質鮮嫩、味道濃香,既有排骨的濃香,又有年糕的軟糯酥脆,十分可口;“鮮得來”點心店作的排骨年糕色澤金黃,表麵酥脆,肉質鮮嫩。與入口糯中發香,略有甜辣味,鮮嫩適口。
擂沙圓:上海擂沙圓
擂沙圓是上海喬家柵點心店的風味名點之一,已有70多年的曆史。相傳在清代末年,上海三牌樓一帶有一姓雷的老太太,她為了使湯團便於存放和攜帶,首創了在煮熟的湯團表麵滾白粉的辦法,後人為了紀念她,就把這種湯團取名擂沙圓。喬家柵點心鋪經營的擂沙圓是將崇明縣大紅袍赤豆煮熟後磨成沙,曬幹後即成紫紅色的粉,然後,把包有鮮肉或豆沙、芝麻等各式餡心的糯米湯團煮熟,瀝幹水分,滾上一層豆沙粉。這種湯團,有色有香、熱吃有濃鬱的赤豆香味,而且軟糯爽口,攜帶方便,去上海的朋友都喜歡帶些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