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似曾相識 下(1 / 3)

當日早有察覺韓朝在樹梢,所以兩道袖箭放來時,顧林全然躲了過去。而且在韓朝離去之時,他還動用大半靈力凝為靈刺,給韓朝一個深刻的教訓。那時的顧林還在佩服那人離去的毫不猶豫,若是那人看他人小動心思的話,顧林不介意把角色轉換,這樣或許就不用再冒險去池水邊采明心草了。

雙方刀劍再次相觸之後韓朝立刻退後,這種試探性的攻擊已使顧林受兩道傷,但除了在他青色棉衣上添兩處翻露的痕跡外,沒有在氣勢上壓倒顧林。

顧林依舊麵帶笑意的看著韓朝,以一成不變的姿勢,示意他再次攻來。

韓朝也是心思縝密之人,絕非魯莽大漢隻動武不會動腦。他再次退後之後心中默默計算著顧林所餘的氣力,是否可以施展決勝負的一招,好盡快結束這有些折磨人的比賽。但雙方每次目光相接,韓朝都會覺得越來越不自在,身後還未盡消的傷疤還在隱隱作痛。

雖然見顧林仍舊提不動長劍般把劍斜拖在地,而且幾次交鋒之後越發覺得他力道不深,卻用的極為靈巧,顯然是氣力即將消盡的征兆。但泛動的直覺總是不安的提醒他不要試圖一招分勝負。是以有好幾次唾手可得的機會,他都不得已而放棄。隻是一次次迂回繞轉的進攻,倒是耗了他不少的氣力。他的氣息已不穩定,變得急促起來。

顧林站在原地不動,一副氣定遊閑的模樣,笑道:“怎麼不來了,莫非你已跑不動了。”

顧林話中嘲笑挑釁之意讓韓朝臉色變了變,不過他還是沒有說話,也沒有輕舉妄動。這點鎮定讓顧林也有點佩服他。他身上漸有風瀾起、雲煙生的飄渺之意,是以韓朝看著總有種看不清的模糊之感,為此手中的兩把彎刀握緊幾分。

這時在場下觀看的小女孩眼睛愈發明亮,在一旁垂下眼皮的墨老也睜開了眼,兩人看著顧林的眼中都有奇妙之色。

小女孩最開始看到一個自己差不多大的孩子站在比武台上、拿一把長長的黑劍時,隻覺剛被熄下的躍躍欲試之心再次被挑動起。她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小的孩子要上這麼殘忍的比武場,她也不想明白他為什麼要上去,她知道自己想不通的事情有很多。

不過在凡俗之人看不見的世界裏,那小男孩突然在黑白勾勒的景物之中亮了起來,小女孩的眼睛也驟然間明亮了起來。她問老人:“不是說修煉之人不與凡俗之人比武爭高低嗎?那怎麼這人還上場,而且還是這麼小?”

老人麵有疑惑之色,他沉默不語,顯然也是不知道的。不過這樣也好,老人在許久滄桑的歲月裏,要麼不說話,要麼一說便是長篇大論,直把人說的昏昏欲睡。老人些許之後歎息一聲,說道:“先前以我修為境界也看不出這小男孩是修煉之人,他身上全無靈力波動,隻是突然間就有了靈力波動,不夠明顯,卻有隱隱攀升之意。想來是修的功法秘訣所為,隻是我也看不出這是哪門哪派的,再繼續看看吧,”

老人的回答讓小女孩不覺得多有用,甚至懷疑起他先前與凡俗之人爭鬥會擾亂心境之說,她在心中默默看著場中微笑看著韓朝的顧林,嘴角掛起深深的笑意,卻不知在想些什麼。

顧林不知道已被修煉之人關注到,他還是刻意挑釁看著韓朝,卻始終是沒有任何動作的。隨著靈氣的緩緩恢複,他欲與韓朝拖延起時間。隻要恢複的靈氣足夠他施展乘風,哪怕僅是輕身一訣,就足已取得比賽的勝利。

是以先前幾次交鋒他已看出韓朝是心思縝密之人,但太過於縝密反而會猜疑重重、猶豫不敢決斷,所以顧林笑著挑釁著韓朝,韓朝也絲毫不敢衝來。

其實韓朝心中也是有想法的,他沒接觸過甚至都沒聽說過修煉之人,所以短淺的目光不能想到顧林為什麼這樣拖延時間。時間是無情的,他不會站在任何人的一麵。盡管看出顧林是在拖延時間恢複,但他每次想要衝去之時,直覺總是會泛動起。而隨著時間的緩緩流逝,這種泛動甚至在他沒想法的時候也會發生。盡管他很相信自己的隻覺,可直覺有時也會出錯嗎?他懷疑起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