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鬼門關(1 / 2)

黃泉路上多磨難,等到清醒的時候,我已然來到了另一個地方。

崎嶇顛簸的道路上,許許多多的人影在晃動,男女老少們,有的在哭泣、有的在求訴、還有的在咆哮……上不可見日月星辰之天空,下不可聞蟲鳴鳥獸之大地。浩浩蕩蕩一行人,在此無邊的道路上,漫無目的地行走著,毫不停歇。此為“黃泉路”,鬼魂必經之地。

道路遠近處,似有一條河流在流淌,奔湧的流水不斷衝刷著岸邊火紅的花朵。彼岸之花,俗稱“曼珠沙華”,意為接引之花。遍地開滿的紅豔,彷如火照之路,這便是沿路上唯一的風景。對此,我隻是靜靜地跟在一眾人身後,默默地行走,無悲無喜,此番早已預料的結局。

也不知到底過去許久,前麵依稀出現光亮——上寬下窄,麵如弓背,除卻一條石階小路外,其餘盡皆刀山劍樹,十分險峻。如此詭異的建築,著實令我好生奇怪。順勢光亮,向上張望,石刻的赤紅大字“望鄉台”,儼然是我們此行的停駐點之一。

傳說中,望鄉台乃是觀世音菩薩體恤眾生不願死亡、惦念家中親人的真情實意,故發願而成。讓一眾亡故的靈魂,能夠站在望鄉台上,看最後一眼自己的家鄉與親人。如此,我便隨著一眾鬼魂登上了高台,破開層層迷霧,我好像真的看見了躺身於醫院的我,以及停駐在我身旁的朋友們。然而,我卻什麼話也沒有留下,這便靜悄悄地走了。

鬼差們沒有讓我們多留片刻,僅是稍稍望過數眼,即匆忙催促我們上路。沿經惡狗嶺、金雞山,不知有多少人掉在了半途中,被惡狗啃咬、野雞叼啄……鬼差們似有興致地望著這一切,未有多做解釋,僅是督促我們趕路。所幸我一路無礙,倒也不知是何緣故,那些東西紛紛主動避開了我。我自然也沒多餘的功夫去管他人,本乃已死之人,又能有何作為?

這趟陰間之旅,我所到的第六處,便是“野鬼村”。曾經聽說陰間路上有那麼一個地方,充滿了現實中的種種誘惑,吃喝玩樂無所不有。然而,這一切全都是假象,實則所有的東西,均是由那群過了惡狗嶺、金雞山,肢體殘缺不全的靈體所幻化出來的。它們的目的很簡單,隻為迷惑你,找到合適的肢體,然後再去投胎,如此才不至於生來落得個殘廢。

興許是我無欲無求?火眼金睛般識破了這一切。但聽見耳旁無數的哀嚎聲,血肉模糊,撕心裂肺的模樣,我不禁心頭一陣寒顫。鬼差們似是早已默許這樣的存在,僅是隨意地叫喚幾聲,稍稍歇過腳,便又督促我們繼續上路了。

……

在鬼差們的帶領下,經過迷魂殿,飲過泉水,一路陰風行雲。適才此間,我終於看到了一座城門。正中央的黑匾上,“酆都城”三個金漆的大字,此正是我們陰魂歸屬之地。

莊嚴肅穆的酆都城中,上不見星辰日月,下不達土地塵埃。在兩道高大的城門前,兩盞燈火懸浮飄起,紋絲不動。一眾隨行的我們,穿過較昏暗那盞燈旁的城門,不遠傳清晰可見,並排羅列的十座宮殿,陰兵郎將把守其間。一切都是那麼的井然有序,按部就班地工作著。

作為初來的鬼魂,我們自然便是要進入這第一殿,由閻君秦廣王來判定我們的去留。我在殿外靜靜地等候,隻見進去的“人”一個都沒有出來過。由此,我的心愈發變得不安起來。

焦急地等待,不知過去了多久。偶時出現的鬼差督促我進去,即是緊張害怕,亦是好奇異常,這十殿閻羅的第一殿究竟會是怎樣的地方?跟隨鬼差的押解,我緩緩步入殿中。隻見此時殿堂上,正高坐一位身著官服的虯髯中年,他正橫眉立目地緊盯著我,隨即驚堂木一拍,“堂下何人,還不速速報上名來!”

好似古裝連續劇般的場景,我瞬即大腦當機,心頭卻是一陣好笑,也不知是否苦中作樂?反觀其餘諸人倒是一臉疑惑、驚訝的神情,仿若見到了什麼不得了的事。說來,敢在閻羅殿中心緒飄然、神思恍惚的人,倒還真是少見。也許是瞧出我心中的想法,殿上閻君不威自怒,時已大聲喝道:“來人啊!將他帶到孽鏡台前,讓他看看自己的所作所為。”

都說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事實雖非如此,但我也確是好奇,究竟我是為何會這麼短命。如此,我尚未答出姓名,即被兩名青麵獠牙的鬼差,押解在一麵一丈來高的石鏡前。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