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逆亂蛟龍(2 / 2)

……

瞿塘峽,位於重慶奉節縣境內,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峽。“案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端入口處,兩岸斷崖壁立,相距不足百尺,形如門戶,名夔門。山岩上有鐫刻“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左側的赤甲山,相傳古代巴國的赤甲將軍曾在此屯營;右側的白鹽山,無論何時,總會披上一層明暗交輝的銀紗。所謂“鎮渝川之水,扼巴鄂咽喉”,瞿塘峽雖短,但仍具有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摹山的雄偉氣勢。

我久駐在船頭,靜靜地享受這一派風光。而那位道長似乎也同我一般,雙手握住桅杆,舉目四望,觀賞此間盛景。若非昨日情景所見,我幾乎會以為他隻是一個普通的老人。返璞歸真,追本溯源,雖沒有那種仙風道骨的氣質,但他隱隱流露出的不凡,亦是令我神往不已。

“小夥子,你為何那麼想拜老夫為師?我自問可沒什麼東西能夠教你的。”等待一宿,他總算是鬆口了!對於老者這番回答,我早已準備好萬全的對策。

“道長法力通玄,晚輩自是欽佩不已,本不該作此多想。奈何此生多生波瀾,陰陽鬼眼易招致陰邪,我實在是沒有辦法,隻得行至如此。還望道長憐憫,答應我的請求吧!”一副催魂欲斷、生不如死的悲慘模樣,我都佩服起自己的演技。眼角零星擠出的幾滴眼淚,不知耗費了多少功夫。所幸老者聞聲似有些觸動,挑眼瞧了瞧我,爾時輕言歎道,情頗為無奈。

“你啊…唉…不用在演戲啦!瞧那眼屎都被快你擠出來了,也不嫌惡心……收徒之事,老夫做不了主。”聽罷,我不免有些會心。“但你若有心,還請日後去武當山,跟掌教報備一聲。若他應聲準了,我便答應你。”

突如其來的驚喜,我顯然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待過半響,適才徐徐說道:“你是說真的?”

“嗬嗬…自然如此。”老者隨聲笑笑,適時不明所以地對我多番打量,好似在研究什麼東西。“我剛聽你說,你有陰陽眼,且此生多磨難,這可是真的?”雖不知老者是何用意,但我句句屬實,故而點頭示意,絕無半分虛假。

“人不似人,無塵顯故,死之亦生……劫相啊!也不知方才答應你,到底是不是對的?”老者苦笑數聲,不再言語,轉眼望去,已然閉目沉思起來。我心下疑惑,但也不便繼續叨擾,遂漫步返回房中。要說甲板上睡著還真不舒服,整得我腰酸背痛的,得好好躺一會兒才行。

等我休息完畢,再去船頭的時候,此間卻已不見老者的身影。

……

巫峽別名大峽,以幽深秀麗著稱。整個峽區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宛如一條迂回曲折的畫廊,詩情書意隨處可見。且說十二峰時隱時現,變化莫測的巫山雲雨,驟時化作茫茫白霧、滾滾濃雲,儼然為之平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然風景雖是奇特秀麗,我卻無心觀賞。或如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或因心有思慮無暇顧及,在船朝岸邊停靠後,我即匆匆收拾行李下了船。隨後搭乘汽車去向車站,前後不到一個鍾頭,我確是坐上回程汽車,結束了這段未完的旅程。

我本想就此回家,估計不到幾日我便要回學校了。然而,正如我所說的那般,意外總是會發生。一位家住十堰的好友,不知從何處得知,我此時在宜昌火車站。於是乎,千呼萬喚地叫我去找他玩,到時候一起回學校。經過反複“洗腦”,我實在拗不過他,隻得答應下來。

爾後,我即踏上了去十堰市的路。說起來,武當山正是在十堰丹江口境內。或許冥冥中早有安排,這趟旅程注定不會就此完結。事已至此,我倒是無可奈何,權當二度放鬆心情,“遊一回武當,拜一次師門”興許能再見到那位道長……

話雖如此,若一路相安,自此無事那也就罷了。豈料前方等待著我的,竟又是一場始料未及的變故。一切的事情好似漩渦般,將身處局外的我,無形中卷入進去。曆經更多的磨難,我即是發現身邊所見之物,也許並不像我們想象中那麼美好。

如此便是成長,不知不覺間,我的心思也就不再那麼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