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學習班(1)(1 / 2)

縣裏下來通知,各鄉鎮村支部書記集中學習一個星期,地點在縣委黨校。

接到通知,陌然去問了一下烏蒙村村長老莫,學習如果不參加,會有什麼處理?

老莫緊張兮兮地說,縣裏組織的學習,如果不去參加,支書的帽子隨時都會擼掉。

陌然就笑,不置可否。老莫似乎比他還緊張,擔心地問他是不是有事,不能去參加學習。

陌然沒肯定,也沒否認。

掛了老莫的電話,陌然在路邊扯了一根狗尾巴草,咬去頭尾,銜在嘴裏。

村支書不算官,但在很多人眼裏,卻如香餑餑一樣的愛不惜手。當農民的人,誰都想把這頂帽子往自己頭上戴。做村長做村支書,是每個鄉下人畢生的追求。

村幹部不算幹部,但千萬別把他不當幹部看。在行政序列裏,沒有村一級的幹部編製。盡管這個村幹部在真的幹部麵前不值一提,但對農民來說,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征,是榮譽,是生命。也是財富與欲望的最完美的保證。

當然,更多的人明白,隻要做了村幹部,特別是支書村長,基本就等同於一個地方的土皇帝。

且不說上級各種各樣的撥款必須經過其手,上級官員來村裏考察指導,陪同與彙報的人,非此莫屬。

再說,當了村長書記,整個村的話事人,一樣的非此莫屬。打個簡單的比方,即便是去調戲村婦,似乎也是給人麵子。被調戲的村婦非但不會感到屈辱,反而會覺得莫大的榮幸。這是農村的悲哀,曆經了幾十年的階級鬥爭後的必然產物。

任何一個農民,隻要坐上了村長書記的位子,沒有一個人願意主動退下來。事實上,村長與支書的任職,也沒有法律意義上的年限限製。通常隻要不出大問題,不遇到強勁的對手,一旦選上去了,可能當一輩子,直至到死。

中國農村,千百年來崇尚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無論是過去的鄉紳,還是現在的村委組織,缺少勢力,在鄉下寸步難行。而這勢力,一方麵是財富的擁有,另一方麵就是暴力的存在。

鄉村就是一座寶藏,一座永遠也開發不盡的寶藏。無論是財富,還是情欲。

村一級的組織,是社會最基層的組織。社會的穩定與老百姓生活的好壞,完全取決於什麼人做了村長。在鄉下人的心裏,村長就是一個村的家長。

家長想幹什麼,家裏人隻能緊隨其後,不可私自有主張,不可隨著性子胡來。即便有反對意見,也隻能壓在心底。他們不會給你一個申訴的渠道,也不會給你創造一條通往真相與正義的平台。簡單點說,他們所說的,所代表的,已經將不同意見全部消滅。

陌然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陌家爹的願望在他身上實現了後,陌然再想甩手不幹,簡直就是要陌家爹的命。

一場大雨過後,塘堰都滿了。這場大雨,恍如甘霖。

世界變得清涼了許多,泥土的芬芳在大雨過後四處洋溢,天地間飄蕩著花草的味兒,人也神清氣爽了許多。

旱情得到解決,壓在陌然心頭的一塊大石被搬開。他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舒暢。

這段時間好像被靜止了一樣,什麼都沒發生。吳太華書記沒來電話,秦園哪邊也沒消息。就是孟曉,也不見任何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