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南縣有個傳統習慣,每年年底,縣委各部門領導都會按照縣委下達的指標,走村串戶扶貧。特別是針對孤寡老人,必然要送去溫暖。
陌然分在何縣長這一組,去的地方是全縣最偏僻的鄉。雁南縣下轄十三個鄉鎮,這是唯一的一個還沒並的鄉。過去從鄉裏去市裏,需要一天的時間。現在不去市裏改來新縣城,依舊要大半天。
鄉裏隻有一條毛馬路,晴天一身灰,雨天全是泥。一天隻有一趟往返的中巴,錯過了這趟車,根本沒辦法趕回家。
這些年交通工具好了一些,有些人家買了摩托車,出來沒有了過去那般艱難。
何縣長帶著陌然一幫人大清早就出發了,臨近中午才到鄉政府駐地。陌然下車一看,不禁倒抽了一口涼氣,眼前的一切與上世紀六十年幾無區別。老舊的房子,老舊的路,就連迎出來接他們的鄉幹部,都顯得猥瑣與寒酸。
鄉黨委書記是個看起來有五十來歲的老頭,一頭白發宣告著歲月留給他的滄桑。緊跟著他的是個年輕的鄉長,看起來也就三十多歲。人顯得很精明,老遠就伸出雙手來迎接陌然他們的到來。
陌然過去也知道雁南縣不是一個富縣,但沒想到現在還有這麼落後的地方。當即感概起來,心裏像堵著一塊石頭,連呼吸都無法暢快。
何縣長親自帶隊來扶貧,鄉幹部除了感激,更多是驚喜。
過去楊書記也來過,而且還對此發表了看法。可是最終也沒拿出什麼計劃和方案來,以至於到了今天,仿佛還與外麵的世界隔了一個世紀的距離。
鄉政府周圍散落著幾座零星的房屋,門前都架著木頭架子。陌然不知道這些是幹什麼用的,就隨口問了鄉長。鄉長微笑著告訴他,鄉政府每逢五,十都有集市,這些木架子就是用來擺貨的。
陌然想起今天不逢五、十,不禁有些遺憾。他倒想看看,這些集市上的鄉民究竟能賣些什麼。
鄉政府坐落在一片比較開闊的隴裏,周圍全是大山。偏偏又沒多少樹,顯得突兀與荒涼。
何縣長環顧一眼,心情沉重地說:“同誌們,你們都辛苦了。”
書記和鄉長頓時受寵若驚起來,連忙表示應該的,應該的。都是為老百姓服務,隻要老百姓高興,他們苦一點無所謂。
何縣長轉過頭對陌然說:“現在你該明白了吧,我們的道路還任重道遠。”
陌然連忙點頭,小聲地說:“看來要改變這裏的麵貌,確實需要付出不少努力。”
寒暄完畢,鄉裏請他們進屋少坐。聽說何縣長要來,鄉裏早有了準備,各村的村長大清早都趕了過來,等著給領導彙報情況。
何縣長擺擺手說:“情況我多少掌握了一點,彙報的事就免了。說來說去都的一回事。不過,既然村長們都來了,我見見他們也好。”
鄉政府有一座五十年代修的禮堂,這些年沒顧著,已經破敗得不成樣子。好在還不漏雨,勉強能坐人。
村幹部都被集中在禮堂裏,窗戶玻璃早就破碎不堪,寒風從窗戶裏灌進來,冷得村幹部都縮起了雙肩。
鄉黨委書記訕訕地解釋,說本來打算給他們燒一堆幹柴的,可是擔心煙太大,熏壞了來扶貧的領導不好。反正這些人皮肉厚著,平常也不怕冷,就幹脆不讓燒了,冷冷凍凍的在寒風裏等何縣長他們的到來。
何縣長掃了他一眼,顯然有些不滿意。
禮堂裏的幹部看到領導來了,都一齊起身,嘿嘿笑著注視著何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