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君·臣(3)(2 / 3)

君明臣賢曆來被視作封建時代最理想的政治結構,直諫上書者自古不乏。從春秋衛國大夫史魚屍諫起,後世屢有人臣為陳述人君之得失功過而遭受非禮之遇,但也有人因此而青史留名,並造福黎民百姓江山社稷。清代中後期的孫嘉淦和曾國藩,兩位重視經世之學的朝廷重臣,在人君初臨大位之時,敢於和善於將所感所悟所識所見麵奏人君,他們在建言獻策的認識水平和問題的切入角度等方麵,無疑給後人留下一些啟迪。

第六(節) 陳廷敬說廉政

康熙執政的幾十年裏,對官員品行方麵的要求是很高的,這是安定人心、發展經濟的需要,也是一個朝代處於上升時期的一般用人規律。清朝前中期大學士集團是國家的最高議政機構和內閣中樞,大學士地位與唐、明兩朝的宰相相當,非德高望重者不能勝任。康熙中後期的清朝內閣中樞有位顯赫的山西籍大學士,在當時號稱有能有守之人,他就是山西澤州(今山西陽城)的陳廷敬。陳廷敬在康熙盛世以他卓越的政治才幹和優秀的個人品質贏得了最高統治者的賞識和百姓的愛戴,也算是人得其位,位得其人。他除了以儒雅風度、擅長詩賦在仕途上取得很好的成績外,在廉潔勤政方麵也不失為當時高官厚祿者的楷模。

康熙二十四年,身為左都禦史的陳廷敬針對當時社會上出現講排揚比奢侈的風氣提出看法,他說:“貪廉者治理之大關,奢儉者貪廉之根柢,欲教以廉,先使之以儉。”並指出對官員的服飾輿馬應該嚴格限製,極早除去奢侈之風,否則“富者黷貨無已,貧者恥其不如,冒利觸禁,其始由於不儉,其繼至於不廉,好尚嗜欲之中,於人心猶水之失堤防而莫知所止。”當時清朝在北京的統治不過三四十年時間,內外憂患俱在,京城崇尚奢侈的劣風,對清朝政權的鞏固自然是個問題。康熙看過陳廷敬的奏折後,嘖嘖稱道,下令朝野上下務須返樸還淳,恪循法製,實踐皇帝敦本務實、崇尚(節)儉的初衷。就在這一年,陳廷敬二次上奏朝廷,提議對封疆大吏的行為進行規範:“督撫之職在察吏,察吏欲令民安……為能盡其職也,必先嚴禁令……上官廉則吏自不敢為貪,上官貪則吏雖欲為廉而不可得。”(《清史列傳》卷9)這是對前一奏折的補充闡述,將治理國家的措施瞄準在高官者的行為取舍方麵,是頗有賢相才地的真知灼見。陳廷敬認為:“方今要務,首在督撫得人,為督撫者,不以利欲動其心,然後能正身以董吏。吏不以曲事上官為心,然後能加意於民,民可徐得其養。”(《清史稿》卷268)這也是陳廷敬以民為本思想的體現。

陳廷敬不僅對官員貪廉問題有精辟獨到的見解,還是一位知行合一的人,他把自己的廉政見解付諸任職高層的二三十年實踐當中。據史書記載,陳廷敬為大學士時,經其薦舉的官員大多為口碑不錯的廉能之吏,如王士禎、汪琬、陸隴其、邵嗣堯等人,這大概就是個人的因素在一定場合所起的決定性作用。一個人的愛惡常常可能影響周圍的一片,尤其是高位之人對於陶冶民情、轉移世風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就如人們都知道的漢初宰相蕭何,置田宅必居窮僻,為家舍不治垣屋,如蕭何一般的廉能官員每個時代都會出現,也許陳廷敬就是在效仿這樣的賢相做了他應該做的事情罷。

第七(節) 從“洪楊內訌”說起

古往今來,多少失敗的經驗告誡人們: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

一個半世紀前,太平天國內部發生了一次嚴重分裂,史稱“天京事變(楊韋事變)”,也有史學家稱作“洪楊內訌”。由內訌而導致了天國將士相互殘殺,以殺死東王楊秀清、誅滅北王韋昌輝開始,以翼王石達開率兵出走後,天王洪秀全勢單力薄天國“朝中無人”而結束的這場領導集團內部的分裂,終於使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革命走上了衰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