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文化連接起三晉文脈與華夏文明
中國不能沒有山西,山西不能沒有太原。太原位於山西中心區域,自古就是邊塞屏障,國之藩籬,京畿近地,北方重鎮,曾經發生在晉陽城的重大事件,如“三家分晉”、“劉恒治代”、“北朝稱雄”、“李淵起兵”、“五代更迭”、“北宋毀城”等等,直接影響著中華文明的曆史進程。太原地處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的交彙之處,曆史上先後有匈奴、鮮卑、突厥、蒙古、女真、契丹等少數民族在太原一帶生存發展,太原也因此成為前秦國都,東魏下都,北齊別都,後唐、後晉、後漢等朝代的國都或陪都,大唐的北都。數千年來,太原始終是三晉大地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才傑四出,文俊迭起,帝王巡遊,將相登臨,晉陽山水孕育了眾多文采飛揚、書畫並長、思想深邃、開拓創新的才子學者,也吸引著封建帝王們的目光,他們的活動對三晉文化的形成發展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唐代太原詩人璀璨奪目經久不衰的光彩照亮了中國文壇。長於山水田園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王維,寫出意境奇美堪稱邊塞詩壓軸之作的詩俠王之渙和王翰二人,“七絕聖手”王昌齡,“花間詞派”的創始者“溫庭筠”,與李白、杜甫齊名留下民間疾苦和唐代史詩的白居易,一個個聲名遠播,詩才橫溢。北宋書畫家米芾,世居太原,能詩文,擅書畫,精鑒別,與蘇軾等人合稱“宋四家”;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公舉為明代小說的最高成就;傅山成為明清之際的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書畫家和藥理學家;祖籍太原的閻若璩,成為清代聲名赫赫的考據學家。太原還有孔夫子為其高風亮(節)感動而作琴曲《陬操》的晉國大夫竇韜,有“為知己者死”的國士豫讓,有唐代明相能臣狄仁傑,有北宋名將楊業,還有近代鄉紳劉大鵬。晉陽大地的這些飽學之士、文明俊秀的活動,程度不同地影響波及至中華文明和三晉文脈。
秦王嬴政,這位中國封建社會的始皇帝,成為光臨太原的皇帝第一人;漢高祖劉邦親征匈奴,從晉陽出兵北擊匈奴,留下了“白登被圍七日夜”的深刻記憶;漢文帝劉恒,繼位前曾在都城太原為代王17年,人稱晉陽是“龍潛之地”。漢武帝也曾坐鎮太原,指揮對匈奴的戰爭;以追求奢華糜麗著稱的隋煬帝楊廣,年輕時候曾為晉王,鎮守並州。
太原是盛唐的北都,是李淵、李世民父子起兵興國的風水寶地。譽為“太原公子”的唐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並舉,開創了“貞觀之治”的不朽功業。貞觀十九年(645),李世民東征高麗回朝途中,駐留太原三月,於貞觀二十年(646)正月二十六日題寫了得王羲之書法神韻的行書體碑刻《晉祠之銘並序》,中國書法藝苑增添了一件難得珍品。
唐太宗故地重遊,感慨良多,他從長安帶來的伶人樂師,在太原奏演歌樂,並設立教坊、梨園,太原因此出現了一些流傳後世的歌舞佳作。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祖籍並州,顯慶五年(660)三月,時為皇後的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巡幸並州,“二聖”逗留期間,聚親朋,會名士,宴樂不停,歌舞升平。唐玄宗李隆基也曾來到了太原,留下了瀟灑飄逸的詩文。及至宋元明清千餘年來,晉陽文運旺盛不衰。
太原古城眾多的遺存印證了三晉與華夏文明
太原,以物產豐富人傑地靈而著稱,以開拓進取延續了三晉文脈而自豪,以眾多的中華文明遺存瑰寶而驕傲。
近年在太原發掘的幾處墓葬及其雕刻繪畫藝術作品,再現了太原曾是華夏民族融合的前沿地帶,是中國古代的國際都城。王郭村婁睿墓壁畫,是南北朝時期中國繪畫藝術的珍品,以墓室壁畫的規模和技藝而論,專家認為“其保存最好,藝術水平最高,要數北齊山西太原的婁睿墓壁畫”。王家峰的徐顯秀墓中的車駕出行圖,是墓主人生前出行時隆重熱鬧場麵的真實寫照。其墓道兩側壁畫,場麵華麗,人物眾多,器物齊全,飾物精美。南北朝時期太原的墓葬壁畫,成為中國繪畫藝術史上的高峰。王郭村發掘的一座印證中外文化交流的隋朝虞弘墓葬震驚世人。虞弘墓的漢白玉石槨,雕繪了異域人宴飲、樂舞、射獵、家居、出行以及宗教信仰的場景。據考證,墓主虞弘為西亞人,曾在北齊、北周和隋朝為官,生前地位很高,死後得以厚葬。這幾處墓葬對研究古代中外文化交流活動和太原的國際化程度,具有重要意義。
龍山石窟是中國最大的道教石窟。龍山石窟由元代全真教道人宋德芳主持營建,龕內40餘尊造像,具有濃鬱的元代風格,雕工樸實,刀法流暢,線條簡練,給人以莊重、渾厚、粗獷的藝術美感。天龍山石窟集建築、雕塑為一體。雕塑題材和對象是佛教尊奉的佛、菩薩,石窟的開鑿成形經曆了東魏、北齊、隋、唐四個朝代,從佛像到花紋都反映了南北朝到唐朝的幾百年間中國石窟藝術寫實性、裝飾性的特點,反映出中國石窟藝術的發展變遷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