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說s1前中期的統治者是遊戲的創始者北美的話,那麼歐洲就是從s1的後期將統治者的地位從北美的手中搶來的。作為lol的發源地,當時北美率先“製定”出了一套體係,也是lol裏第一套體係。那就是adc單線,另一個ap單線,下路輔助加半肉,打野半肉。
這個模式在現在看來非常不可思議,但誠然,這是當時最好的,也是最常用的套路了。這個套路,被稱之為“roam”,北美所有的戰隊,幾乎都是采用這個套路打比賽,也許你覺得女警+錘石很厲害,那我可以告訴你,當時的蓋倫+寶石,是無解的gg是當時最為出彩的上單選手,很多人知道他,是因為他的豹女,但其實,他的豹女出場率非常的低,比賽裏,他使用最多的上單其實是烏鴉。roam統治了lol半年多的時間,當北美的逗比還在沾沾自喜欣賞洛杉磯淩晨4點的風景時,殊不知,格局正在悄悄的變化。把roam推向滅亡的,正是統治了s2整個賽季的歐洲人。
s1總決賽(dreamhack)上,北美有3支隊伍走到了最後,分別是teamsolomid(tsm)rlogicgaming(clgna)和eg(epikgaming),eg作為黑馬殺入總決賽,的確很讓人吃驚,但是作為擁有全球粉絲數量最多的tsm和clgna來說,冠亞軍注定在北美產生了。
他們一如既往的使用roam,甚至輔助都隨時跟著打野一起去遊走。如果你覺得m5在iem基輔站的雙遊走亮瞎了你,那麼當時regi和xpecil的牛頭+機器人走下路。烏鴉上單,萌多中單,會更讓你吃驚。
s1成了roam最後的絕唱,自信的北美人。被當時的歐洲之王fnatic輕鬆擊敗。就連亞軍,也是法國戰隊aaa獲得。北美戰隊在s1輸的一塌糊塗。而擊敗他們的fnatic,向全世界拿出了一套新的體係,這也是一直延續到現在的體係,相信大家都聽過它的名字。
“eu流。”
fnatic用上單中單雙ap狠狠的教育了clg和tsm。輔助和adc去下路打錢,而打野,可以更加愉快的發育。事實證明,這套體係的確更適合lol,s1總決賽被很多人視作北美衰敗的開始,但除此之外,也是一個新世界的開端。
eu流。clg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曾經有人說過,wow裏的削弱,如同洪水一般,不分敵我。全部砍掉,而lol裏的削弱,則是打地鼠式的削弱,誰強,我就砍誰。如果你仔細分析s2開始到現在的補丁,你會發現,很多補丁內容,都是拳頭在自己打臉。
s1之後,eu流開始逐漸流行起來。但是人無完人,對於遊戲,也是一樣,eu流最大的缺點慢慢的暴露了出來。那就是節奏過慢。看過clgeu比賽的朋友,想必知道這種痛苦,當一場五十分鍾的比賽,隻出現了10個不到的人頭時,最抓狂的,肯定是電腦麵前的觀眾。
當時歐洲的比賽,可以用一條時間線完整的概括出來。出兵→農兵→大龍→一波gg。其中農兵的時間,就占了三分之二,這樣的比賽,沒人願意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