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攀登中大部分災難,發生在下撤途中。因此,登頂隻是成功的一半,安全下撤才是最後的成功。
大部分隊伍會把第一個回撤營地定為7790營地(國際隊則是7900營地)。但為防萬一,應在8300營地做好氧氣、水和食品的補給準備。如有可能在突擊營地以上設氧氣補給站則更加安全。
D 適應和拉練
長時間、超高海拔的珠峰攀登,保證充沛的體能,是安全、成功的首要前提。在適應和體能上有兩個要訣:
①衝頂之前、進行適應時,以保持充沛的體能為原則。
②隻要之前有雪山攀登經驗,高山適應都隻是時間問題,而在這裏唯一不缺的就是時間。
常采取下述拉練和適應方案:
BC→絨布寺,BC→5800→BC(此兩段均為當天往返);
BC→ABC,ABC→北坳→7500(不宿營)→ABC,ABC→BC;
BC→ABC,ABC→北坳→ABC,ABC→衝頂。
E 天氣和氧氣
在取得高山適應和保證體力的前提下,登頂珠峰靠兩氣:“天氣和氧氣。”
E-01 天氣
雪山攀登,是一項“靠天吃飯”的運動,珠峰地區4~5月攀登季節的天氣,總的來說比9~10月份更加理想。4月份稍微寒冷,同時伴有幾次大風。5月份之後,天氣逐漸趨於穩定。
由於珠峰攀登線路的高差有3600多米,因此在同一個時間段,各個海拔高度的天氣不盡相同。
天氣預報的內容,必須針對6500、7500、8500各個高度進行分段描述。國內的預報近年來大有改善。但國內登山隊的決策者如有可能,可同時參考國外比較有經驗的登山隊提供的預報進行綜合分析,以提高活動的安全係數。
4~5月份珠峰的好天氣周期,每次長度多在3~5天。基本上出現在5月份,至少有2個,有的年份有3個。這3個好天氣周期出現幾率最大的時間段是:
5月中上旬,第一個好天氣周期;結束後一周左右,開始第二個好天氣周期;如果第一個好周期提前到來、或與第二個好周期靠得近的話,5月底、6月初,將出現第三個好天氣周期。
隨著近年全球天氣變暖,我們也觀察到第一個好天氣周期提前幾天到來的情況。因此,在今後的攀登中,及時掌握準確的天氣預報是登山組織工作的關鍵。
E-02 氧氣
對於商業登山客戶而言,氧氣在珠峰的攀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使用氧氣容易出現的兩個失誤:
①閥門操作錯誤,導致氧氣過早用完;
②誤操作損壞閥門接口的螺紋,導致整套氧氣裝置無法工作。
解決辦法是:提前熟練掌握氧氣裝置的使用,帶一個後備的轉接控製器。
氧氣麵罩有不同的大小,領用時要注意哪種號碼最適合自己。
特別注意:攀登前,一定要調整好氧氣麵罩和防風雪鏡,以免遮檔視線。攀登中,氧氣麵罩附近容易結霜,最好請高山協作在攀登途中幫助去除。
F 攀登裝備提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像珠峰這類的超高海拔山峰,需要的裝備比六、七千米級雪山的更加精良,其中一部分隻用於8000米級山峰。
下麵僅就珠峰商業攀登形式中,重要的個人裝備做一個簡要提示。
F-01 連體高山靴
連體高山靴一般隻用於8000米以上山峰的攀登,此類產品價格不菲,國內市麵零售價在6000以上。推薦品牌如Millet、La Sportiva。
F-02 連體羽絨衣
常用於8000米以上山峰的攀登和南北極的徒步。零售價在人民幣14000以上。推薦品牌如Mountain Hardwear、The North Face和Marmot。
F-03 手杖與冰鎬
海拔6600米雪線以下的行軍,隻需要登山手杖。推薦品牌為LEKI係列。
從北坳冰壁底端開始,行走長冰鎬成為必須裝備。從珠峰北側傳統線路攀登,重量輕的B型鎬頭長冰鎬即可充分滿足需要。
F-04 冰爪
珠峰北側傳統線路沒有技術攀冰路段,為降低重量、提高行走效率,建議采用10齒行走冰爪,而無需較重的12齒技術冰爪。
F-05 安全帶
珠峰北側傳統線路攀登,安全帶的選取標準是:簡單輕便、便於穿脫。推薦品牌如Black Diam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