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市西郊,小崗村。
一棟棟高矮不一的鳥籠式民房緊密相連。大多數窗戶上都加裝了防盜隔離網。透過隔離網,大多數隔離網後麵都掛滿了衣服,花花綠綠,蔚為壯觀。
房屋與房屋之間,僅有一條條寬不過1米的走道縱橫交錯。走在走道上,頭頂是鋪天蓋地的電線、網線、電話線。
小崗村,建設大道293號樓。一堆鳥籠式的房子裏,唯一比較特別的一棟樓。緊鄰山腳,周邊一片開闊地,用木柵欄圍著,頗有點農家小院兒的感覺。
門口不遠有一顆老槐樹,水缸粗,樹皮翻渣裂口的,像陸成龍老家村子裏五保戶陸老漢青筋畢露的手。
陸成龍之所以選擇租住在這裏有3個原因;其一是周邊比較開闊,太陽光能照進屋子,住進去不會顯得壓抑。
其二是,看房當天,他看到隔壁的403住了兩個美女,一個火辣奔放,一個寧靜淡雅。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他覺得能夠與這樣兩個美女鄰居作伴,也算是苦中作樂!
其三就是因為門口的老槐樹,讓他有了家的感覺。看到老槐樹的時候,時光放佛回到童年。
陸成龍老家房子旁邊,也有一顆水缸粗細的大核桃樹,樹底下居住著幾股不同的螞蟻勢力。其中兩股最有意思。
靠北邊凸起的樹根底下有個大一點的土洞,碗口大小,洞裏住著漆黑、個頭大、虎背熊腰的螞蟻,走起路來抬頭挺胸,站著的時候叉腰揮手,像個幹部。
這群螞蟻喜歡單幹,一個人就可以擒回一條毛蟲或者半截蚯蚓。
靠東邊的根部有個小點的樹洞,杯口大小,裏麵的主人個頭小,隻有黑螞蟻的三分之一大小,渾身暗紅,出隊和收隊就像下操,整整齊齊的。搬東西七手八腳的,看上去亂成一團,但總能把一隻蟬或者一條蚯蚓運回洞裏。
每當看見它們運食物回洞的時候,陸成龍就拿小樹枝把食物釘在地上,看它們拚命折騰,毫無效果,很過癮。
等兩股勢力彙合到一起了,開始爭搶,陸成龍就拔掉樹枝,看它們展開拉鋸戰火拚,但大多數時候總是小螞蟻獲勝。
狗日的小螞蟻很聰明,分工細密,一部分拖食物,一部分咬黑螞蟻的腿和屁股,黑螞蟻就知道使蠻勁兒拖住食物不鬆口,被咬毛了,撒腿就跑。
真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有點像那些年割豬草伺候過的大肥豬,餓了就啃豬圈,飽了就哼哼睡。
402室,陸成龍在C市的第一個落腳點。月租金550塊,一室一廳。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勝在便宜。
第四樓的樓層格局如同一個翻轉的“山”字少了中間一豎,左邊401和右邊的404是單間小房子。陸成龍所住的402和403是一室一廳,兩間房挨在一起。
租下房子的第一天,屋子裏空空蕩蕩。客廳的牆上有一張某個看不見臉的明星畫報,臥室裏有一張床板,除此之外就隻剩下灰塵和牆角的蜘蛛網。
陸成龍又住了兩天的旅館,白天收拾房子。2天時間,陸成龍前前後後花了1300塊添置了床墊,被褥,茶幾以及其它一些雜七雜八的日常生活用品,總算布置得像一個家的樣子。
“總算有了新的住處了”,躺在新鋪好的床上,陸成龍突然很想給家裏打個電話,可是這個電話打通後該何從談起?是個很大的問題!“還是等幹出點成績再說吧!”。就這樣想著,沉沉睡去。
這幾天時間,他徹頭徹尾的整理了一遍思緒,為自己做了一個小小的人生規劃。規劃的終點是成為有錢人。規劃的起點是先找份工作養活自己,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
一覺睡醒,已經下午4點多,肚子咕咕叫,陸成龍起身出門覓食。出門七拐八彎走大約1000米,靠近主幹道,有個公交站。公交站後邊有家SX小吃店,陸成龍已經連續在這裏解決了幾天的生活問題。
再次來到SX小吃,陸成龍如往常一般要了一碗青菜肉絲麵,兩個茶葉蛋,一籠蒸餃。
每次吃他都心裏罵娘:“這他娘的也太黑了,一碗清湯,幾根麵條,湯麵上飄著一片青菜葉子。還有那蒸餃,那個頭,一口能吃3個,一籠能吃3口。”
每次都讓他不由自主的想起富貴中學門口開麵館的小寡婦鄧玉蘭,“下次回去一定要去吃她一頓。”
幾口解決了這不算午餐的午餐,陸成龍心想:“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吃不飽哪有力氣幹活?看來得添置點炊具,自己開火。”想到就做,陸成龍拉過一個路人甲打聽了菜市場的位置,大步前行。
通常菜市場周邊都有賣廚具的地方,價格便宜,質量比超市還好。對於一個從小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講,這些事情,門兒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