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作者:
別害怕,男人還在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兩位生物學教授鄭重宣布:男人不可能從地球上徹底消失。
生物學家們早就留意到,決定男性性別的Y染色體眼下已經小得可憐。三億多年以前,Y染色體攜帶著800—1000個基因,可長期經曆突變,基因現在隻剩下八十多個,染色體也從“一長條”變成了“一小撮”。學者們一度恐慌,按這種速度縮小下去,Y染色體消失是遲早的事。
幸虧,兩位教授近日澄清了一切:Y染色體的確丟失了絕大多數基因,但都是久遠的故事了。通過對與人類有共同祖先的獼猴進行基因測序,學者重現了人類Y染色體的發展史:在過去2500萬年裏,Y染色體僅僅丟了一個基因。可以說,它穩定地保住了自己的一小塊地盤,遏製了變小的趨勢。
像嬰兒一樣睡得香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睡眠很難像嬰兒時期那樣香甜舒適。根據最近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三四十歲的男人中,82%得不到充足的睡眠。睡前可服用維生素B5,有利於睡眠,還可以佩戴耳塞,或在臥室安裝遮光窗簾。研究顯示,快走可有效緩解入睡困難。最好在傍晚時運動,這樣睡覺時身體溫度降低,剛好可以起到引導入睡的效果。
50歲以上的人,幾乎沒有深度睡眠。影響睡眠的問題包括打呼嚕、夜間起夜等。睡前一個半小時服用維生素B5,有助睡眠。研究顯示,老年人常服的某些藥物,如降壓藥等,會導致褪黑激素分泌減少,不利入睡。可谘詢醫生,考慮換藥或補充褪黑激素。
1℃值多少錢
在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對環境溫度升降1℃,似乎不太關心。但是氣象學家發現,氣溫變化1℃,不僅事關全球氣候變暖,還跟經濟盛衰、經商成敗有關。
美國氣象學家對全球平均氣溫變化1℃的評價是:氣溫上升1℃,經濟效益也跟著上升;氣溫下降l℃,經濟效益也跟著下降。世界平均氣溫下降1℃,全球產值就減少70億美元。
農業生產區氣溫每下降1℃,就會減少一周的生長季。若全球氣溫比20世紀70年代平均氣溫下降1℃時,玉米在全球60%的地區增加收成2100萬美元;棉花在全球範周內歉收,損失約22億美元。
經濟學家研究發現,酷夏可激發人們的消費熱。若夏季平均氣溫偏高l℃,則35%以上的高溫天數就會飆升,空調、電風扇、紙扇、冷飲、啤酒等銷售量就會成倍增加。
德國刑偵專家研究發現:每年5月犯罪率開始上升,到7月、8月可達頂峰,9月開始下降。統計分析:每當氣溫升高1℃,犯罪率上升15%。氣溫達37℃,碰到紅燈待停時間長,司機間爭吵的概率比氣溫32℃時高出30%。
混凝土澆灌工程,務必嚴格按照每天氣溫來安排,夏天不超過28℃,冬天不能低於零下5℃,否則,會出現影響工程質量的問題,百年大計可能毀於一旦。
打哈欠,降降溫
在很多人看來,打哈欠是疲勞的表現。據美國《動物行為》雜誌報道,一項新研究發現,打哈欠其實跟大腦溫度有關。
研究人員表示,大腦如電腦,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工作效率更高。他們通過對長尾鸚鵡的研究發現,當周圍環境溫度超過大腦溫度的時候,人就不會打哈欠,深呼吸涼爽的空氣有助控製哈欠,而吸入暖氣則適得其反。
對於鳥類和哺乳動物來說,哈欠的作用猶如散熱片。研究發現,打哈欠可以讓人更警覺,早上起床後打哈欠就猶如喝咖啡,讓人精神倍增。新研究結果還解釋了疲勞者容易打哈欠的原因:疲勞和睡眠不足會導致大腦深層溫度上升,因而需要打哈欠予以降溫。癲癇等疾病患者愛打哈欠,也是類似的道理。另外,哈欠還是人體“清醒/睡眠”機製轉化的信號。
性格外向更長壽
說到長壽秘訣,人們總會想到飲食節製和定期鍛煉等良好生活習慣。但美國一項調查發現,性格外向也能助人長壽。
這一研究由來自波士頓大學醫學院新英格蘭百歲老人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和國家老齡問題研究所的科學家共同開展。負責這項調查的托馬斯·珀爾斯博士說,如果一個人性格開朗,則更易廣交好友,也就更會照顧自己,因此也更容易渡過難關。研究還發現,長壽人士不僅在社交上更勝一籌,他們的精神也更為放鬆,這使得他們更善於應對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