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時期,天地本為一體,卻因盤古的出世,徹底顛覆了數億年的混沌秩序,也正是因為他斧劈混沌,從而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洪荒元年時代。
雖然盤古以一己之神力,開創了三界六道,但他還是被自己的神力所反噬,最終隕落人界;他的身體發膚也隨之散落在人界,化作飛蟲鳥獸山川河流,唯獨他的雙眼,卻各自散落在天魔兩界。
散落天界的被稱為太陽,魔界的則被稱為月亮,至於他所用的神斧卻神秘的失蹤了。
由於盤古打破了混沌世界,致使原本混沌內的各種魔物以及神器,盡數散落在人、神、魔,三界,至此以後五百多年,三界互相廝殺,各自爭奪地盤與神器,以求君臨天下。
經過五百多年廝殺,逐漸形成三大勢力,這三大勢力中,以神自居的則被人們稱為天神;以人自居的則被稱為聖人;以魔自居的則被稱為魔神,他們都稱自己乃盤古一脈,都以正統自居。
直到洪荒一千一百年,人、神、魔,三界的實力終於被打破,因為天界出了一個曠世奇才鴻均,他一百三十歲便橫掃天界各大門派,一舉統一了天界,從此他便一舉成名,被仙俠榜破格封為武林至尊的封號。
正所謂樹大招風,自從他上了仙俠榜榜首,自然就免不了每十年一次的泰山風雲決,接受仙俠榜前十的挑戰。
之所以風雲決在泰山舉行,那是因為它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它位於三界交彙處,此處可謂是跳出三界外,卻在五行之中,因為整座山都被五行之力所封印,即使山體受到摧毀,它也能迅速恢複如初。
在泰山的山頂上,有一塊天然的校場,足能容下上萬人;校場正中央卻放著一物,此物便是三界強者都為之動容的盤龍鼎,此鼎能大能小,鼎高八尺八,寬六尺六,鼎的四腳鑄有五爪金龍,鼎身則刻滿銘文,傳說此鼎乃是吸收三界之靈氣,頓悟六道之精華,經曆數百年演化而來,據說能參透此鼎銘文者,必能借用裏麵的功法,橫掃修真統一三界六道。
但是盤龍鼎,並非是個人就能搬得動的,因為它彙聚三界六道之正氣,即使是仙俠榜第二名的強者,也休想撼動它分豪;唯獨隻有位居仙俠榜榜首的人才能將它拿起。
但是自從盤龍鼎問世近百年來,奪得此鼎的人卻屈指可數,至今卻無一人參透其銘文。
如今盤龍鼎正在鴻均手中;可是這時的鴻均卻異常的苦惱,此時他正在天界的紫霞宮,全神貫注地解讀鼎身上的每一個字,每每剛露出點喜色,轉眼便又是一聲長長的歎氣“哎。”
“掌門何故自歎?”一位慈眉善目,滿臉紅潤的老道疑問道。
“我怎能不歎!我以連續奪得兩次仙俠榜榜首,卻始終沒能參透一星半點,如此下去,奪得再多的榜首又有何用?”鴻均說著說著又開始圍著鼎身銘文研究起來。
正當鴻均仔細思索時,殿外走進來一位十八九歲的少年,他身著青色道袍背負一柄長劍,恭恭敬敬地來到老者跟前道,“見過白師叔。”
“喲!掌門的得意弟子李召忠來啦!快讓師叔看看你又長高了多少。”
鴻均聞得白師弟與自己的愛徒在對話,也就沒有在繼續研究銘文了,於是開口問道,“你不好好練功,來此作甚?”
小孩急忙俯身答道,“啟稟師傅,門外有一個江湖術士,他自稱是吳算子,他說他是來催要師傅的一樣東西,徒兒見他手上拿著一張布幡,上麵寫著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盤古開天,劃設三疆。有朝一日,祝君興幫。貌似有點來頭,於是徒兒就拿不定主意,隻好來通稟您老人家。”
鴻均掐指一算,鄒了皺眉頭道,“算時日,後天便是十年一次的風雲決了,難怪吳算子親自登門討要盤龍鼎,現在時間如此緊迫,看樣子隻能明日動身,盡量趕在大會前奉還。”
“掌門何必如此,以你的神功與威望,這鼎還不是你囊中之物。”
“此言差矣!我若不還,豈不讓天下人恥笑?你還是速速陪我去迎接吳算子吧!”說完便朝門外走去。
見鴻均走後,屋內叔侄二人也急忙追了出去,不一會,二人就與鴻均來到山腳下的宗門前,看到一位三十來歲的中年人,此人麵黃肌瘦,尖嘴猴腮,右手拿個鈴鐺,左手則支著一張布幡,斜靠在宗門旁邊的石碑上眯著眼。
鴻均見壯,急忙開口道,“今日弊派能得吳道友架臨,實乃本派之榮幸,道友請隨我到紫霞宮一續!”邊說邊打著手勢,朝紫霞宮方向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