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矯情的乞兒(1 / 2)

一對夫妻相視一眼,然後都搖了搖頭,說道:“不好說,不過應該是假的,畢竟那東西出土的時候就一個。”

乞兒嗬嗬一笑,再次坐了下去,用一種很怪異的語調問道:“哦?這就奇怪了,有人告訴過你們,在六八年出土的時候,長信宮燈僅僅隻有一個呐?”

“這……”兩人還真的說不出來,還真就沒有人告訴過他們這個。

乞兒繼續道:“長信宮燈,出土於中山靖王劉勝之妻竇綰墓,先不說這個墓穴早就摸金校尉光顧過,而且不止一次,單說……此燈是原為陽信侯劉揭所有,當時太後得到此物,又將其賞賜給族親竇綰,於是乎……大家就都直覺的認為,它應該僅僅是一個,這樣才更便捷於倒手。

但……其實從春秋戰國開始,便有了在昏暗的走廊上和房間內放置‘宮燈’的傳統,流傳到漢朝,更是被發揚光大。

不光是做工上,才用鎏金這種造價昂貴又極為細致的工藝,更是……形成了某種規則。

‘放燈’,普通人看似‘取光’之職,但實際上卻關乎風水。

尤其富貴大家,鏡子以及燈的擺放都極為講究。

而宮燈,必須每隔二十七步便放置一盞,這是走廊之上,如果是寢宮之中,卻不能成‘單’,絕不能出現單數,單數意為‘孤’,不吉利。

所以最少最少,長信宮燈也必須是兩盞,左右立於床榻之前。”

說到這裏,乞兒很滿意的看著一對夫婦的臉色已經變了。

其實乞兒絕對沒有瞎說。

在古時候,屋子裏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的一切擺設,除了焚香和神龕,都必須成雙成對,取一個雙數,尤其寢宮,更是講究。

‘鼎單燈雙’,本就有這樣的說法。

那妻子愣了愣神,然後嘟囔道:“難道……難道當時出土的本就是兩個,卻被弄走了一個?這怎麼可能?那種人人都會關注的東西,怎麼可能就少……呃……”

說到這裏,那妻子有些說不下去了,猛地抬起頭,瞪大了眼睛滿是不可置信。

因為她想起來了,長信宮燈出土的日子,倒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時期呐。

乞兒笑了笑,說道:“而即便那墓穴中隻有一盞燈,那也不應該就斷言另一盞是假的吧?起碼,做這個燈的人並不是做完了就死了,一生做過幾個也沒什麼準數,所以……”

他又拿起那硯台說道:“你們又憑什麼說,這並非是那位歐陽大師的手筆呐?”

“這……”

一對夫婦又對視一眼,心裏琢磨,如果今天不說這個是真貨的話,還真是買不走了。

兩萬塊錢買清代的贗品,這是十分劃算的事情,說句難聽的,就算他們出門就把它在轉手賣了,也能賣個**萬的,穩賺不賠。

那妻子說道:“這樣啊……我感覺也是這麼回事,這個硯台呐……就應該是真的了,錢放在這裏了,東西……東西可以給我們了嗎?”

明顯的言不由衷,乞兒還能看不出來?

撇了撇嘴說道:“不行!今天不弄個所以然出來,我還真就不賣了!我想想啊……要怎麼才能證明它是真的呐?靠專家?嗯……那還不如靠猜的……”

那客人明顯有些腦袋缺根弦,這個時候竟然提醒道:“我在網上看到,說驗證一個古董是否是真的,有一個方法最準確,就是到化驗所去驗證它的碳元素什麼的,說是可以準確的推斷出時代來!”

話音剛落,那妻子就惡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乞兒卻直接站了起來,笑道:“好!這是個不錯的辦法,那走吧,去那個什麼化驗所!”

但其實……那種實驗叫做‘14c衰變測年法’,根據的是碳元素的一種同位素,也就是14c的衰變周期,測定這個物體從製作出來到現在,大體經曆了多少年的歲月。

但可惜的是……那種高端的實驗室,這小小的落英市怎麼可能有?

出了門,四個人打聽了半天,也沒有發現一家這樣的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