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火上的人
劉茂勝/文
美國有位叫提爾納奇的人,當年,“9·11”災難事件發生時,作為紐約市的一名消防隊員,他就置身於現場,親眼目睹了紐約世貿大樓的倒塌,在那場刻骨銘心的劫難中,他幸運地活了下來,而他的幾名親密戰友,卻葬身火海,永遠地長眠於地下了。為此,提爾納奇整整痛苦了5年。5年後,他走進了一家文身所,花費了5000美元,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讓一位著名的文身專家,在自己的背上文了身。這個文身圖案是:倒塌的世貿大樓以及5位死去兄弟的名字,還有兩個長著翅膀的天使。不用說,提爾納奇背上的這個文身圖案,真實得讓人觸目驚心。
也許是上天的安排,在那場大災難中,他幸運地活了下來。而在文身所裏,他又幸運地結識了一位女友,彼此相愛,步入了美滿的婚姻殿堂,隨後又有了一個漂亮的孩子。怎麼說呢?我們該怎樣看待提爾納奇這個舉動呢?有了這個背上的文身圖案,或者說有了家庭的溫馨快樂,就能夠緩解內心的痛苦嗎?就能夠忘記那些可怕的記憶嗎?關於這一點我們無從知曉,也很難輕易地做出某種斷言。但有一點我們是清楚的,無論他是醒著或者是躺下來,他的背一直在著火,事實上,他一輩子都有可能要躺在火上了。
如果說提爾納奇躺在火上,還有個令人信服的充足理由,那麼我們呢?我們這些現代都市人呢?其實,也像是躺在火上,不是用火焰這個形象來謳歌生命,某種程度上說,倒像是過著一種飛蛾撲火般的生活。在現實生活中,在我們周圍的人群中,總能發現那些麵對現實狀況焦慮不安,躺在各種各樣的火上的人。就拿我本人來說吧!去年夏天,我接下有家外地人開的小食品店,門口擺著兩個賣冷飲的大冰櫃,小店裏的電線橫七豎八,兩個小孩整天在那裏玩耍,我總擔心哪天失火了怎麼辦?為這事,有時晚上躺在床上,我就如同躺在火上一般。最近,我一位鄰居又想跳槽了,原因是他待的那家公司天天加班。晚上11點下班,他經常半夜三四點鍾回家。他跟公司裏的大部分職員一樣,怕被老板炒魷魚,下班不敢回家,而那個公司老板呢?什麼話也不說,你願意坐著就坐著去。於是,他感覺每天就像坐在火上。最離奇的是,我的一位朋友,有一次在去機場的路上,偶然看到路邊一所房子失火,心中忽然升起了個怪念頭:天呀,家裏的電源插頭都沒拔,家裏沒人,要是那些電器引起火災怎麼辦?結果,他半路折回,誤了那趟航班。
在當今這個時代,不知道為什麼人們總是心急火燎,或者說是惶惶不可終日。人們躺在火上的原因各種各樣,但更多的是為一點點小事,覺睡不好,飯吃不香。有的人,甚至要是不躺在某種火上,倒反而睡不著了。而那些能夠呼呼大睡的人呢?通常會被認為是個白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或許這真是一種新的“社會火焰學”現象,值得今天的人們深刻反思,反思自己,反思自己與周圍環境的關係,重新梳理自己的心緒,以便帶著一種正常心態生活。而不是像自然界中那些可憐的蛾子,一次次撲向火裏,直到把自己燒焦為止。
一個出租車司機的價值創新
餘敏/文
去年,我和兩位朋友去西安。一出機場,就有一大群出租車司機朝我們蜂擁而來,其中一人大聲喊著:“你們住在哪個賓館?你們從哪兒來?我免費送你們!”免費?作為一名營銷學教授,我得弄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我從荷蘭來。”我回答道。
“荷蘭?我拉過荷蘭的客人。等等!在這兒!你看看!”他翻開意見簿,然後徑直把它放到我的麵前——那頁紙上是手寫的荷蘭文。這是一對荷蘭夫婦對其服務的熱情推介。
“你們要待幾天?讓我來招呼你們,每天隻收500塊。”他說道。他知道,一旦外國遊客看了這本意見簿,這筆交易就算搞定了。他的競爭對手們也都熟悉這一點,於是紛紛撤離。
有了這位出色的司機,我們在西安的三天過得很棒。每當外國遊客的票價高於中國遊客的票價時,我們都能買到價格較低的中國遊客門票。我們在農家院裏和農民們一起喝茶。我們從來不用看旅遊指南。他這三天也過得很好,不必到處兜攬生意,也不必無休止地在機場候客。我們給了他200歐元的小費,而且,我敢肯定他還從我們去的商店和餐館那裏得到一些回扣。後來,當我們再次見到這位司機時,他已經有了私家車,而且準備開一家餐館。
這位司機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他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解決方案,滿足了顧客的各種需求:他既不是機場拉客者,也不是出租車司機,更不是旅遊中介。他集以上角色於一身,是一位價值創新者。憑借簡單的策略和誠懇的個性,他硬是為自己創造了一個利潤頗豐的細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