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社會治理法治化建設研究
政策法規
作者:孫雪
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創新社會治理,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十八屆四中全會則進一步提出: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堅持係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深化基層組織和部門、行業依法治理,支持各類社會主體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發揮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社會規範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法治是社會文明程度的綜合體現,是社會治理的基本手段,也是創新社會治理的根本遵循。2014年12月5日,中共六盤水市委六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六盤水市委關於全麵推進依法治市的實施意見》,意見中明確了全麵推進依法治市的目標,並指出要推動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不斷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必須全麵推進依法治市,依靠法治更好地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地方社會治理法治化”應是社會治理創新的重要思路。本文以貴州省六盤水市為例,探索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如何從“法治”上尋求突破。
一、全麵打造法治政府
1、在政策製定方麵,依法調整和規範政府行政決策行為
六盤水市出台了《六盤水市人民政府規範性文件製定程序規定》,要求把調研論證、公開征求意見、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作為製定規範性文件的必經程序;出台了《六盤水市人民政府重大決策程序規定》,要求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作為重大行政決策的必經程序。
2、在依法行政方麵,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管理和規範社會事務
一方麵,由各職能機關圍繞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和社會管理薄弱環節,開展專項依法治理活動。例如:六盤水市發改委在工作中嚴格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審批項目,從嚴審批政府投資項目。建立法律顧問製度,與律師事務所簽訂合同,聘請常年法律顧問。各職能機關正確履行法定職責,做到行政執法主體合法、行為合法。另一方麵,將依法行政納入政府考核,將依法行政年度考評成績作為縣區與市直機關年度目標考核內容的“負麵清單”扣分項,由市政府法製辦進行扣分。
3、在法製宣傳教育方麵,努力營造全社會學法、守法、用法的氛圍
一方麵,加大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法製培訓力度,尤其推進領導幹部法製學習製度化,不斷加強執法人員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麵,按照“誰執法誰普法”的原則,積極麵向社會開展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例如:市發改委圍繞加強和改革宏觀調控、整頓市場秩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等相關內容,利用報刊、宣傳欄、網絡平台、微博、微信等宣傳媒體,在本部門和門戶網站上設立法製宣傳教育專欄,發布普法動態,建立法律法規規章文件資料欄目,擴大依法行政和政府法製工作社會影響。
二、創新社區服務模式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全麵推進依法治國,基礎在基層,工作重點在基層。六盤水市在創新社會治理模式的過程中,按照“精簡管理層級、優化整合資源,實行區域化管理,建強黨的基層組織”總體思路,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