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作者
Editor's letter
本期要特別推薦的,是煙塵過後的達喀爾,作者:趙威和尹曉翔。
我們這行當,大多是快槍手和社會油子出身,常常以一晚寫數萬字自誇,或者以認識某領導某教練為傲。多年前,一個喜歡足球的文學青年說,你們那行,簡直糟蹋文字,主謂賓都不搭,跟中國足球一個德行。
我舉出兩個反例,一個是王勤伯,另一個就是趙威。他羨服地點頭。
在我遊走的足球江湖上,趙威的名頭並不特別響亮,因為他主要玩車,隻是在特別的時候,幫一下足球的忙。
我跟他最早的合作,應該是2002年。世界杯之後米盧被上麵狠批,倉惶而去,足協四處選帥,其中之一是法國人特魯西埃。作為體壇周報的國內足球編輯,我每日雞飛狗跳般尋找當事人,但始終無法聯係上特魯西埃。
忽一日,領導給了個手機號碼,交代說,法國有事,盡管找他。我當時對時差沒概念,立刻打過去,電話裏是一個夢中被驚醒的人。他認真聽完我的想法,迷迷糊糊地說,天一亮,就開始尋找特魯西埃。
真被他找到了,在一家醫院裏。文章寫過來,居然連標題都起好了,而且從頭到尾,無可挑剔。我對好文字,天生迷戀,由文及人,跟趙威成為好朋友,一直到今天。
這些年,他忙達喀爾、國際足聯、國際奧委會和法國足球,我主要辦全體育,業務上有交叉,但不多。無論是寫作還是其他,自己搞不定的事兒,首先會想到他。對於雜誌的質量,我有一個機械的判斷,如果有趙威的文章,那就可以放心。
今年達喀爾期間,他在QQ上跟我說,給你推薦一個新作者,我說誰,他說尹曉翔。
尹,我在深圳見過的,一個商人。一起吃了頓飯,客氣地互相吹捧過一番。他能寫啥呢?趙威說,尹是達喀爾發燒友,今年第三次去玩票,重要的是,他發現,尹的文字功夫非常了得。
他先發過來一段,兩百字。文字洗練,盎然有趣,我讓他即刻把尹的日記全部傳過來。放在稿件庫一數,七千多字,遠遠超出我們的既定規則。
但還是決定,原文照發。好東西,不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