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反常必有妖。思緒像是榕樹根一般盤根錯節,信息量巨大,看似毫無關係,也許有些事被我忽視了。
我的大腦在飛速思考,過往一切如同電影一般圍繞著整個事件循環。
身處黑暗的我,眼前出現一點光暈。對,病,為什麼他們都是巧合的生了怪病?按照沈薑的說法,他爹和柏叔應該是在他出生後才得了病,但沒有立刻病死,而是在家裏挺了五六年才翹了辮子(方言:死)。
沈老頭給我看的信裏,原句是這麼說的:青岩,沈氏雖不若柏家的龐大家業,然終是份重擔,今托付與汝,小心身畔小人,望汝不負列祖列宗,餘乃沈家不肖子孫,勿尋勿念。
假設那個送信人沒有生病,那麼真實收到的信的具體時間大概是他大哥去了安圖後十年乃至距今二十年區間發生的事。
也就是1960到1985之間發生的事。不對,如果那封信的時間是二十年前寫的,那他大哥寫的內容一定不是這樣。
當時的沈家雖然比不上柏家,但至少也是後起之秀。對於這樣的一個以字畫生意為主的家族,缺了掌門人一個月還行,但是一年就有些吃力。更何況是四十年。
他大哥離開的時候就應該知道,如若自己出了什麼意外,他親弟弟自然會接手沈家,更何況自己已經離開了這麼許多年,如果他二十年前還活著,絕對連信都不會寫。
明知沈家已經換了掌家人四十年,還寫封信說把家業交給弟弟?這種人要麼是傻,要麼就是心機婊。顯然沈家大哥這兩種人都不是。
一個活人消失了多久才會讓家人放棄找他?肯定不是消失多年後,因為那時家人已經接受了他的失蹤,再寫信隻是讓家人重新經曆一遍當初的擔心。
小心小人。家族的信息雖然不至於日新月異,但對家族信息五六年的缺失,足以不了解所有的變革。
而一個離開家族幾十年的人,已經失去了判斷遠在山東沈家內部人員的能力。很簡單,職場風雲變動,頃刻之間,會升職會降職會調職會辭職,所有的情況,他一個離家多年的人無法輕易獲悉。
所以這封信應該是1950年乃至1970年這二十年間發生的事。這已經是估計的盡可能大的時間段了。
再看那句,今托付與汝,今,說明那時候是發現他們消失後不久。想到我衣服夾層裏的信封以及信紙的保存程度,隻是有些皺,信紙泛黃和沾上水漬也有關,水漬可以加速信紙的變黃。
原本的送信人病到忘了送信。我突然想到一點可以準確確定具體寫信時間的方法,想到這點,我恨不得甩自己一個大嘴巴子,這麼簡單地方法,居然一個人在這浪費這麼多時間推斷。
真的是榆木疙瘩啊,讀書讀的腦子都隻會轉彎,一看到難題隻會推斷,卻忘記了現實生活中還有捷徑可走。
我可以去找那個送信人的兒子啊,隻要知道了他爹的生病時間,就可以排除很多因素。
想到這裏,我又想了信裏的內容。又看了一眼沈薑,發現他一直看著我,還是一邊喝茶一邊觀賞的那種,窺屏??
想到之後要跟他一起去大同,而且這次救舅舅,沈薑也是要去的。
對,沒錯,雖然之前拒絕了沈老頭,但是這些事件之間肯定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如果救出舅舅,或許我會答應去山西的事。
掙紮了會兒,決定還是提前告訴他。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兩個人有個商量,想的更多麵化。而且他是沈家人,從小聽到的事一定比我這個外人來得多,就好像期末考,老師劃了範圍總比你盲目地看整本書效率來得高,有了考試範圍,還會掛科的,那叫廢柴。
得到內部消息越多,越容易接近事情真相,哪怕是些看似無關的風吹草動,說不定就會掀起波瀾引出風暴。
“你今年多大了?”
這個問題對於那個巧合而言,也隻是我的一個猜測,估計沈薑也就二十五六歲。
看到我終於退出冥想世界,不再發呆,聽到我的問題,他明顯愣了。
見他半天沒回答,我有些奇怪,這個問題有這麼難以啟齒嗎?問女人年齡不禮貌,但他是個男人啊,難道他是偽娘?